成长分享网

您的学习资料库,致力于亲子教育,个人成长。

分类: 中医医学

中医医学

  • 免费中医学习班,跟着名师学中医

    免费中医学习班,跟着名师学中医

    我为什么要学中医?因为我想给家人更多的关爱,只要学好了基础入门的学科,就可以是一个合格的家庭健康守护者。

    这三类人,一定要学习中医。

    第一类: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

    第二类:自己身体不好需要养生的;

    第三类:对中医和中国文化感兴趣的。

     

    中医是可以免费学习的,现在学中医也不迟。

    ——倪海厦亲传弟子林大栋的中医班不收费、不收礼、不收徒

    一起加入免费中医学习班,跟着名师学中医。

    在西医盛行、传统文化式微的时代,倪海厦先生毅然决然地投身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事业。他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只为让更多人了解和接受更多的传统知识,他常常叮嘱大家要将老祖宗的智慧薪火相传,让我们祖国的瑰宝得以延续。

    倪师的嘱托,他的弟子林大栋铭记在心,如今,林大栋继承了倪师的遗志,传承文化,开设了“问止精一书院”。他愿将知识的火种传递给更多的人,让倪师的遗愿得以实现,让传统文化的智慧在华夏大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林大栋(左)与恩师倪海厦

    倪海厦对弟子林大栋的点评:
      老师评语:  这是位来自加州硅谷的计算机软件工程师,他深信中医学中经方之学才是真正能代表正统中医的医学,本身虽然出身于理工方面专长,但是也因为有这样的基础,所以更是了解中医学是物理医学,跟西洋的化学医学完全不同,中医才是真正的科学,西医只是科技而已,不是科学,现在他除了进加州中医学院深造之外,更认为经方学的伤寒论与金匮,根本就是计算机程序的语言,他已经将之程序化,如必将更方便于未来的学者学习,并且可以让不懂经方的民众,只会使用计算机,就可以替自己看病与治病,其对于条辨整理,已经是非常完备了,现在我正在利用有限的时间来做些测试,只要确定没有遗漏与疏失,我们就会想办法让需要的人得到这一个经方程式,此举可以让经方普及到人人都会使用的阶段,这个程序是由几位计算机软件工程师,发愿合力制作出来的软件,除了内容正确之外,还同时兼顾到界面的美观,真正是无量功德,我相信将来必然有成千上万的人民,将受惠于这个软件,愿经方永远流传于世,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国之魂也。  

     

      汉唐中医  倪海厦谨记于佛州  2008年10月25日

    不花一分钱,48节中医养生课等你来学,让你拥有健康好身体!

    你是否曾经因为高昂的学费而放弃学习中医?

    是否因为课程安排繁琐而感到迷茫?
    又是否因为在自学过程中遇到困难而半途而废?

    现在,问止精一书院为你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在这里,你将真正掌握中医技能,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医养生宝典
    48节在线免费课程
    轻松入门,持之以恒
    让你轻松掌握健康之道

    精一书院适合学习路上的“有志者”与“有情者”、对传统文化很渴望,抱有极大热情的爱好者。

    申请制入学,目前在校学员超100000名。学制3年,不收取任何费用。

    现在扫描下方二维码

    申请入学

    长按扫码跟随倪师弟子学习中医知识

    精一书院7大特色
    内容:汉唐至近现代中医学,历代中医学术精华

    学制:3年,6学期、48节中医大课

    费用:不收取任何费用

    入学:申请制入学

    授课:线上直播授课、每三周一次、周日上午上课

    方法:原创“中医结构分析”方法论

    工具:人工智能中医大脑辅助学习

    申请要求

    ①热爱中医,崇尚中国文化

    ②不限中医基础

    ③不限年龄、不限学历、不限地区

    长按下方二维码扫一扫,跟随倪师弟子林大栋免费学习中医知识

    学一门中医技术,多一份家庭保障让每天都健康开朗
  • 潘毅用中成药应对家庭常见病

    潘毅用中成药应对家庭常见病

    潘毅用中成药应对家庭常见病(训练营)

    80种中成药的用法,小病小症,随查随用,还会带你观察、诊断身心问题认识中药性味和组方原理了解内/外/妇/儿科各类病症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照规定的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生产的制剂。

    中成药的分内服、外用和注射三种。内服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为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膏剂、口服液等。

    优点:省去煎煮、现成可用、适应急需、存贮方便、可随身携带、消除了煎剂服用时特有的异味和不良刺激等。

    缺点:药的成分组成,药量配比一成不变,不能灵活多变,随症加减

    ——慢【适合慢性病,慢慢补】

    ——介于丸和汤之间

    ——快

    常用中成药剂型:

    (1)丸剂:又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微丸等类型。特点:丸者缓也,疗效较慢,也较持久.

    (2)散剂:药材制成的粉末状制剂。特点:节省药材,服用后分散快,奏效迅速。

    (3)煎膏剂(膏滋):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固体制剂。特点:吸收快,浓度高,体积小,便于保存,可备较长时间服用,多用于治疗慢性病和久病体虚者。

    (4)片剂:现代剂型之一。体积小,易崩解,生效快,服用及携带方便。

    (5)颗粒剂(冲剂):服用简单,口感好,作用迅速。

    (6)胶囊剂:易于吞服,可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崩解快,吸收好,有部分可定时定位释放一如囊壳不溶于胃液,但在肠液中崩解释放活性成分,为肠溶胶囊

    (7)糖浆剂:含有药材提取物和芳香物质的浓缩蔗糖水溶液。可掩盖某些药物的不适气味,便于服用,适用于小儿及虚弱病人服用,但不宜用于糖尿病患者。

    (8)合剂: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经提取、浓缩制成的内服液(包括口服液)。能保持汤剂的特点,浓度高,作用快,便于携带、储存。

    (9)袋泡剂:新剂型.将生药材粉碎成一定粒度定量分装于特殊的滤袋中,方便节省,可代替一部分煎剂。

    (10)露剂: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材经水蒸气蒸馏制得的饱和或饱和的澄明水溶液制剂,保存药材固有的香味,便于服用和吸收。

    其他:丹剂、锭剂、胶剂、酒剂、酊剂、油剂、滴眼剂、搽剂、浸膏剂、注射剂气雾剂、暗雾剂、膏药、膜剂、栓剂。

    如何避免毒副作用:

    (1)做到药证相符。

    (2)外用的中成药一般避免内服。

    (3)多种中成药配合使用,有可能出现配伍禁忌如“十八反”中乌头反半夏、贝母。

    (4)注意“中病即止”。

    服用禁忌:

    (1)忌口。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腥擅油腻及刺激性食物,不喝酒、茶及绿豆汤

    (2)妊娠禁忌,分为禁用~绝对不能用,慎用~可酌情使用。

    (3)注意常见于药品说明书中的特殊禁忌,如含麻黄的中成药,青光眼者禁用,高血压、冠心病、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

    (4)有某些中药或剂型过敏者要关注药物组成与剂型

    其他:详细看药品说明书

    处方配伍

    指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药物与药物配伍在一起使用。

    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一是佐助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三是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灶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课程目录:

    第01节 什么是中成药?剂型如何选?.mp4

    第02节 中成药的组方原理和服用须知.mp4

    第03节 补气类:四君子丸.mp4

    第04节 补气类:六君子丸,香砂六君子丸.mp4

    第05节 补气类: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mp4

    第06节 补气类-补血类 :玉屏风丸,四物丸.mp4

    第07节 气血两补类:八珍丸.mp4

    第08节 气血两补类:归脾丸.mp4

    第09节 补阴类:六味地黄丸.mp4

    第10节 补阴类: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麦味地黄丸.mp4

    第11节 补阴类:左归丸.mp4

    第12节 补阳-气阴两补类:桂附地黄丸、右归丸、生脉饮.mp4

    第13节 温里类:理中丸、附子理中丸、附桂理中丸.mp4

    第14节 发散风寒类:荆防颗粒.mp4

    第15节 发散风寒类:桂枝合剂.mp4

    第16节 发散风热类: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夏桑菊冲剂.mp4

    第17节 治半表半里类:小柴胡颗粒.mp4

    第18节 止咳类:二陈丸、橘红痰咳冲剂.mp4

    第19节 止咳类:川贝枇杷膏、鲜竹沥口服液.mp4

    第20节 止咳类:百合固金丸.mp4

    第21节 清热类:龙胆泻肝丸.mp4

    第22节 清热类:牛黄解毒片、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金银花露.mp4

    第23节 理气类:四逆散、气滞胃痛冲剂.mp4

    第24节 通便类:枳实导滞丸、麻子仁丸、芪蓉润肠口服液.mp4

    第25节 通淋类:复方金钱草颗粒、八正合剂、五苓丸.mp4

    第26节 温化寒湿类:平胃散、藿香正气丸、保济丸.mp4

    第27节 清化湿热类:甘露消毒丸.mp4

    第28节 清化湿热类:四妙丸、葛根芩连丸.mp4

    第29节 祛风湿类:壮腰健肾丸、独活寄生丸.mp4

    第30节 理血类:血府逐瘀丸、云南白药、复方丹参片.mp4

    潘毅-中医反对吃水果吗?春季水果吃哪些?.mp4

  • 黑膏药制作视频,临床应用和配方

    黑膏药制作视频,临床应用和配方

    黑膏药制作视频,临床应用和配方

    黑膏药配方及制作方法视频

    膏药是祖国医学的外治疗法,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在辨证用药的原则下,往往获得令人吃惊的神奇效果。

    黑膏药起源于魏晋时期,唐朝时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明清时已经成为普遍的中药之一。黑膏药将药材、植物油和氧化铅在高温下制成铅硬膏,其所含的铅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促进皮肤被动扩散的吸收。其脂溶性与人体有亲和力,能增加表皮类脂膜对药物的穿透作用,这是任何膏药所不具备的

    (一)黑膏药的制法
    此为纯手工制作方法,综合了诸家手工操作方法,所用之法制出的膏药质量很好。
    一、器材
    1、天平一台(称药配料用)。
    2、450℃温度计一支。
    3、铁勺、铁铲各一把(打油下药和铲膏药用)。
    4、过滤器—具,消毒纱布数块。
    5、细铁筛子和铁漏勺各一个(捞油渣和过滤药油用)。
    6、铁锅二个,并带盖(口径一尺左右)。
    7、盛药的细瓷盆—个,水缸—个。
    8、磨碎机一台或碾子、药碾槽一具(碾药末用),大鬃刷子一个。
    9、搅膏药用的桑、柳、槐、木棍数根,要二、三尺、粗约八、九分。
    10、燃料用煤炭或木柴均可,一般古法常用桑、槐等木作燃料。
    11、炉灶安有前后锅,后锅煎药油,前锅熬膏药。

    (二)药品
    1、植物油:香油最好,或胡麻油、花生油、大豆油和菜籽油,古法中也有常加桐油者。同时亦可使用桐油、石腊与黄丹混合制膏的方法,以减少植物食油的应用。
    2、黄丹:又名东丹、漳丹、红丹、铝丹、广丹,其化学成分主要是Pb304,以红色为最好。
    3、用药分群药和细料,应按照处方配制要求,依法炮制备用。

    熬制膏药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熬制前应先作好一切准备工作,用具完备,便于操作顺手。
    (二)、煎熬药物要有先后次序,因药物的质料和性质的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一同入油熬炸。如同时下锅炸熬,其结果将使脆嫩薄片牯焦,坚硬的未透,不能充分发挥药物应有的效能,以致影响膏药的疗效。原则上,硬质药物如硬壳的、树根、骨肉之类先下,果之类次下,花、叶之类后下。芳香类易挥发的药物或脂类,不能直接入沸油中熬炸。否则,前者将受高温而大量挥发,后者易着火而致燃烧。所以后两类药物要研成细料,膏药基质熬成后掺入。另外,加工后为防止药物有效成分发挥或失效,应妥善保存。制作细料和过滤树脂时有残渣要除掉。细料越细越好,上述二类药物处理不好对膏药的韧性和粘性有很大影响,贴于患部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膏药的质量好坏与油和漳丹有直接关系,不好的油熬成的膏药呈红色,如油中含有高分子的脂肪酸,像菜籽油熬出的膏药,表面易手干裂,故应采用低分子脂肪酸的油如香油、花生油等。这样的油,沸点较低不易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同时可缩短下丹的时间,加热和下丹时泡沫较少,便于观察锅内的变化,并可避免发生意外。胡麻油虽不如香油好,但价格低廉又没有多大的不良现象,也常使用,如果漳丹不好,熬膏药时很费时间,不易熬成,熬成的膏药呈灰白色而无光泽。漳丹太差可用水飞法除去杂质。方法是先将漳丹浸于水中大力搅动,使杂质漂浮水面然后倾去,再把漳丹晒干,炒至焦黑,用细筛筛过待用。如果是黄丹太粗或含水分也可炒后细筛,或在熬膏时酌情增加用量。
    (四)、熬成的膏药,黑而有光泽者佳。除必须注意油、丹及火候外,不可复火再熬。临时使用膏药,下丹多少要注意季节,二般春夏季节应当增加丹的用量,因天气热膏药易软化,冬秋季节可酌情减少用量。下丹的火候各不相同,大体可分为两种:
    1、大火:因下丹是油与丹的化学变化过程,是含有脂肪酸的油和四氧化三铅发生复杂反应后变为高级脂肪酸铅盐的过程。因此,大火(武火)能力顺这一变化的进行,相应的使下丹的时间缩短。
    2、小火(文火):因下丹时,油的沸腾会高出原来的油面,如果锅小火大,则油沸溢锅外,会造成浪费或引起意外。所以小锅下丹时要小火,徐徐撒匀,充分搅拌,以保证油和丹的化合作用。
    这两种火候各有所长和不足之处,采用时可按需要条件及操作者习惯选用,如果当锅内油外溢时,可用少量冷水喷之,则沸涨自落(喷洒少量冷水对膏药质量并无影响,因锅内温度达300―360℃左右,水会很快蒸发),下丹时要不住手搅,这可防止油沸外溢,也可防止窝烟,影响膏药的质量和色泽,故有“膏药黑之功在于熬,亮之功在于搅”的说法。下丹时锅内温度很高,木棍搅动很快,棍头因高温摩擦容易着火引起锅内燃烧,故需小心操作,万一发生着火,千万不可惊慌失措用水去灭火,应速加盖以隔绝空气,则火自息。
    (五)、膏药熬制中的“老”与“嫩”是很重要的一环,熬的“太老’’则脆而硬,没有粘性,“太嫩”则粘性太大并有弹性,不易固定贴于患处,容易移动,而且难揭下。所以膏药的:老嫩”一定要适中,火候适中制成膏药贴之易粘,揭之易落。如果膏药熬得“太嫩”,可加火再熬,“太老”可酌加“嫩油”,但万不可加生油,如加入生油则会使膏药粘性减弱,不堪使用。
    (六)、熬膏药在房内要有防火设备,如灭火器等。
    (七)、熬膏药处要注意通风,以防烟毒。操作时,操作者要戴石棉手套和口罩,防止膏药放出烟毒刺激人体,造成伤害。

    熬制膏药的程序和操作方法:
    (一)用油煎取药物有效成分。
    1.将油按配料量(一般一料用油7500毫升),入锅内加热熬至40―80℃后,按处方要求将应入的药物陆续下锅,也有先将药物完全浸泡油内,以不同季节分别时间多少,然后加火熬药。但后者不如前者,因为药物各有不同的耐热力,同时煎熬很难掌握火候,细小的药易于枯焦而变性。
    2.根据处方要求,将用药秤准,配齐,分批入油中煎(漳丹和细料除外),先将大根、茎、骨肉、坚果之类放入油中,次下枝梗种子等,最后下细小籽种、花叶之类。有些树脂和松香、乳香、没药等因在高温下易着火燃烧,所以常在膏药将成时,熄火等油微凉时才下锅,以免发生意外。香窜药及珍贵细料如麝香、冰片、珍珠、藏红花不能同油共熬,必须碾成细粉在膏成摊贴时掺入膏药内,或在膏成冷后掺入揉匀备用。
    3.下药后,如有漂浮在油面的药物,需用漏勺压沉,数分钟后将诸药翻搅一次再压沉,如此后复数次,即“三上三下”使诸药均能煎透以达到更好地撮取药物有效成分。这—操作熬至诸药焦枯(但不可枯而变炭),即使诸药外表呈深褐色内部焦黄色为度。这时用漏勺将药渣捞出,把药渣与药油分离净尽。这一过程一般约用20―30分钟,去药渣时油的温度约在200―250℃左右。但也可根据药料的不同、煎透的难易,灵活掌握温度的时间,总之,火力不宜太大,以防药料焦枯变质,所以历来常以“微火”煎炸。去渣后,将药油继续煎熬约10分钟。
    4.将熬成的药油倾人瓷盆内,等沉淀后再进行过滤,以保证膏药质量柔细。将滤过的药油复入锅内,以先小火后大火的火力,不停地搅动。这一过程约需5―6小时,这一操作是熬制膏药的关键。因熬油适中与否决定膏药的质量,如油熬得不到火候则膏药质软松,贴后受热流动不能固着患部;如熬油太过,不但出膏少,更主要的是使膏药质硬,粘着力小,容易脱落或者造成废品。熬油恰到好处的标志是所谓“滴水成珠”,即以搅棒蘸油滴冷水中,油滴在水中不散开并凝聚成一团呈饼状。如油滴散开,说明油还未煎好即“太嫩”,须再熬,再试至油熬成时要举大火。炼油约3―5分钟(此时的温度一般在300―360℃上下)。立即将锅离火,趁热下漳丹,不停地搅动。熬油时,还可以以发生的烟色来判断成否。油熬至沸,发青色烟,但烟很淡,当青烟由淡变浓并发灰白色时再熬,则烟又渐渐由青烟变白色并还有清香药味,此时表示油快要熬成。时间约1―2分钟,须精心操作,并要不停地搅动,以免油在高温时发生燃烧。
    5.下丹时将丹置在细筛内,一人持筛缓缓弹动,使丹均匀撒在油中,一人用木棍迅速搅拌,使丹与药油充分产生作用,勿使丹浮油面或结粒沉于锅底。下丹时间,一般约5―10分钟,用丹的标准,因膏药种类、季节不同而不同。但一般夏季每500毫升油用漳丹240克,冬季用120克,秋春两季用210克为宜,如因丹不纯可酌情增加、夏季用至300克。
    下丹后,丹与药油在高温下迅速发生化学变化,油立刻起沫沸腾。此时必须不住地搅动或酌情喷点冷水,则油沫自落。否则会使药油外溢,发生火患,造成浪费,甚至造成灾害。由于丹与油发生化学变化,使油由黄褐色稀浆变成黑褐色的稠膏,并逐渐变成黑亮的膏药,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放出大量具有刺激性的浓烟(青烟)。此时应迅速搅动,让烟与热尽可能飞散,不然会发火燃烧,使膏药变质。当烟由青色变成白色时,并有膏药的香味放出,表示膏药已成。这时倒入少量冷水入膏药中激之,则发生爆响声,烟大出,更须加强搅动3―5分钟,以除去烟毒,然后离火。
    6.检查膏药“老嫩”适中的方法:
    (1)滴水成珠:将膏油滴入水中成珠不散、膏色黑亮,表示火候适中;灰色表示未成需再熬。
    (2)滴冷水中,冷后粘手发软拉不成丝者,表示太嫩,如象豆腐渣似的则为太老,火候适中,为捏之不粘而有力,色黑润而有光泽。
    7.膏药熬成后,倾人备好的冷水盆中,倾倒时将水朝一个方向搅转,使膏药倾入后,集聚成整团,浸泡3―7天,并每日换新水以除去火毒,这是制作膏药的最后环节、不拔火毒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伤害或造成疾病更加严重。
    8.拔过火毒的膏药不能放潮湿或太阳下曝晒,应放人敷有滑石粉的瓷罐中,用盐泥密封,可很长时间不会变质。

    膏药的摊涂:
    (一)膏药的被子有方形与长方形两种。摊涂的形状,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直径为一寸到七寸。
    (二)摊涂膏药被子的材料现在最为常用的是布纸被子,在布面上糊一至两层有韧性的柔纸,以防止渗漏弄脏衣服。
    (三)摊涂膏药方法
    把膏药被子准备好,把拔过火毒的膏药加热熔化,用蒸气加热,以防止火大使膏药变质,在熔化过程中要勤搅动,受热均匀,温度为70―90℃之间,待膏药完全熔化后再加入细料,涂膏药时要由中央慢慢向四周摊涂为好,最后对折即可。
    (四)用时可将膏药在小火上烘软,敷于患处即可。

    课程目录:

    咽炎
    唐式膏药
    膏药熬制6个视频
    caj文件
    治疗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关节炎、肩周炎的膏药及其制备方法4KB
    我的黑膏药(和盘托出)----.rtf50KB
    马氏膏药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及椎间盘突出136例----41KB
    马氏膏药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及椎间---- .pdf41KB
    快速治风湿疼膏药的配方及制作方法----【成长分享网】.rtf3KB
    黑膏药制作的工艺改进----.doc40KB
    [临床经验]多年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的经验膏药----.4KB
    384种膏药专利秘方大全----.pdf

  • 名医是这样成名的音频课程

    名医是这样成名的音频课程

    中医文化:名医是这样成名的音频课程

    许叔微从未拜哪位高人为师,那么这样一个三餐不继的乡野孤儿,这样一个每日熬夜读书的年轻人,怎么就突然成了一位治病高手呢?他自学成才的秘诀究竟是什么?中医学博士罗大中,为您精彩讲述古代名医们的成长故事。

    喻嘉言一生跌宕起伏,他曾削发为僧,遁人空门,潜心研究佛学和医学,是中医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喻嘉言身为一代名医,很多人认为喻嘉言一定有一位高人当老师。事实上,史书上也记载说喻嘉言“少遇异人”,那么这个“异人”到底是谁呢?喻嘉言也是一位性格直爽、脾气暴躁的人,但却是史上医德最好的中医大家之一。那么喻嘉言,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徐灵胎自学成材,通过刻苦攻读,终于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他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逐渐成为名闻天下的一代名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徐灵胎也曾经遇到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疑难杂症,那么徐灵胎究竟如何来应对这些高难度的病症?一段段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行医故事,到底是真是假?

    吴鞠通年轻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他想,父亲虽然被病痛夺去了生命,那么我要奋起直追,虽然父亲的生命不能救回了,但是天下有千千万万个父亲,我可以给别人治病。于是吴鞠通“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在吴鞠通的医学生涯中,他曾经有17年时间饱读医书,但却很少给人治病,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又是如何成长为一代中医大家?

    张锡纯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只用一味中药就能治愈疾病。“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最初的业余爱好是怎么成为张锡纯终生为之追求的志业的呢?又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他走上从医之路的呢?

    皇甫谧充满了坎坷和传奇的成长经历和成名之路,以及他是如何在中医针灸方面成就造诣,和他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写出《针灸甲乙经》这本惠泽后人的专著作了客观、生动的讲解。同时,他也是中医历史上为中医针灸理论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

  • 李冠杰金匮要略讲座系列课程

    李冠杰金匮要略讲座系列课程

    李冠杰金匮要略讲座系列课程

    自2012年李冠杰老师在网络_上开展《康平本伤寒论讲座》之后10年,在2022年12月份,终于启动《金匮要略讲座》系列课程,本次讲座是采用邓珍本为主,吴迁本为辅,并参照康平本伤寒论相关内容进行整体解读。这种解读方式是“用条文本身来解释条文”“ 用条文来验证条文”,没有主观臆测,没有大删大改。而是原原本本实事求是地进行经方理论的学习。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李冠杰简介:

    著名经方家,推崇胡希恕先生的“六经八纲”学术理论,并进一步发挥提出了“表里半血水气阴阳寒热虚实”的十二字经方病理辨证体系,用此体系指导临床,应用纯经方临床有效率高达90%以上。

    临床实践的“小剂量免煎中药”即经方散剂,为进一步使用经方和推广经方扫除了障碍。

    有感于经方式微,故愿为经方大声疾呼,不辞辛劳,不计报酬,于2010年和2012年开始在复兴中医网上进行讲课,

    并在经方学习历史上首次采取康平本与宋本伤寒论对照讲解的方式解读伤寒论,并形成了百万余字的《康平本伤寒论讲稿》,受到了经方学者及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李老师的四大特色:

    1.提出了经方病理辨证体系:表、里、半、水、血、气、阴阳、寒热、虚实。这个体系为真正解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提供了工具和方法。

    2.提倡经方散剂,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免除煎药之苦,节约饮片资源,提高医者收入。

    3.系统讲解了康平本伤寒论--《康平本伤寒论讲稿》。

    4.制作并长期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问诊单。

  • 匡武 《八纲精准辨症临证医案教学》

    匡武 《八纲精准辨症临证医案教学》

    匡武 《八纲精准辨症临证医案教学》

    学医犹学弈,医案犹弈谱

    医案是医生临床经验的体现和总结,是非常珍贵的医籍,常为医学家喜读之书。读之能得到很多启发,使人有茅塞顿开、豁然贯通之感,是学习他人经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匡武医生,研读医书,执着临床,在患者和同事心中有很好的口碑,日门诊量百余人,善于八纲辨症。

    什么是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是把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经过综合分析,概括病变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部分。从而辨清病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类别的辨证方法。

    将病人整体证候表现之总和概括出来。
    从类别上分:阴证、阳证
    从病位.上分:表证、里证
    从病性上分:寒证、热证
    从邪正盛衰上分:虚证、实证
    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八纲又是其它辨证的总纲。

    匡武简介:

    师从中西医结合专家郭自强教授,名老中医王焕禄教授,国医大师刘志明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心律失常专业组委员,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2017年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全国总决赛亚军,2016年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首届东方经方论坛英才奖三等奖。匡武老师总结提炼自己门诊医案十四例,且均为临床中医大夫常见病症凝练成《八纲精准辨症临证医案教学》专题课。匡老师结合医案信息带领大家分析诊断依据、病位所在、病邪性质,理法方药,面面俱到。

    课程目录:

    01.病案1 胸痹——痰饮瘀血

    02.病案2 头痛——痰

    03.病案3 咳嗽——痰饮

    04.病案4 失眠、心悸——瘀血

    05.病案5 心悸——湿

    06.病案6 崩漏——虚

    07.病案7 发热——瘀血、湿浊

    08.病案8 喘证——痰饮、瘀血

    09.病案9 心悸——瘀血

    10.病案10 外感发热——湿

    11.病案11 眩晕——暑湿

    12.病案12 眩晕——湿

    13.病案13 汗证、褥疮——湿

    14.病案14 痛症——水饮

  • 经方实战:杨兆林‬【伤寒‮病杂‬论】

    经方实战:杨兆林‬【伤寒‮病杂‬论】

    经方实战:杨兆林‬【伤寒‮病杂‬论】

    【伤寒‮病杂‬论】类方篇 59讲视频课 杨兆‮主林‬讲

    经方临床实战专题讲座

    杨兆林简介:经方临证专家,伤寒名家,经方实战家。
    医圣仲景故里,河南南阳人、副主任中医师、中医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中医药临床创新示范基地学术专家团队专家
    世中联全国国医堂馆与基层医疗联盟“明医讲习堂导师”,河南儒医文化研究会经方传承工作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

    课程目录:

    01 《伤‮杂寒‬病论》第一讲——桂枝‮及汤‬类方:桂枝汤、桂枝‮附加‬子汤
    02 《伤寒‮病杂‬论》第二讲——桂‮汤枝‬及类方:桂‮加枝‬葛根汤、桂枝加厚朴‮子杏‬汤
    03 《伤寒杂病论》第三讲——桂枝汤‮类及‬方:桂‮新枝‬加汤、黄芪桂‮五枝‬物汤
    04 《伤寒杂病论》第四讲——桂‮汤枝‬及类方:当归‮逆四‬汤、 小‮中建‬汤

    05 《伤寒杂病论》第五讲——麻‮类黄‬方:麻黄汤、麻黄附‮细子‬辛汤
    06 《伤寒杂病论》第六讲——大‮龙青‬汤、麻杏甘石汤
    07 《伤寒杂病论》第七讲——小‮龙青‬汤
    08 《伤寒杂病论》第八讲——麻杏‮甘石‬汤

    09 《伤‮杂寒‬病论》第九讲——射干麻黄汤
    10 《伤寒‮病杂‬论》第十讲——麻杏苡甘汤
    11 《伤‮杂寒‬病论》第十一讲——麻黄连‮赤翘‬小豆汤

    12 《伤寒杂病论》第十二讲——小‮胡柴‬汤重点条文讲解
    13 《伤寒杂病论》第‮三十‬讲——小柴胡汤‮方处‬解析

    14 《伤寒‮病杂‬论》第十四讲——小柴胡汤‮战实‬运用
    15 《伤寒‮病杂‬论》第十五讲——大‮胡柴‬汤

    16 《伤寒杂病论》第十六讲——柴胡‮枝桂‬汤
    17 《伤‮杂寒‬病论》第十七讲——柴胡桂‮干枝‬姜汤
    18 《伤寒‮病杂‬论》第十八讲——柴‮加胡‬龙骨牡蛎汤

    19 《伤寒杂病论》第十九讲——四逆散
    20 《伤寒杂病论》第二十讲——白虎汤

    21 《伤寒‮病杂‬论》第‮十二‬一讲——白‮加虎‬苍术汤

    22 《伤寒杂病论》第二十二讲——白虎加‮参人‬汤
    23 《伤寒‮病杂‬论》第‮十二‬三讲——白虎加‮枝桂‬汤
    24 《伤寒杂病论》第二‮四十‬讲——阿胶类方-黄土汤
    25 《伤寒杂病论》第二十五讲——白虎‮类汤‬方-竹‮石叶‬膏汤

    26 《伤寒‮病杂‬论》第二十六讲——阿‮类胶‬方-胶艾汤

    27 《伤寒杂病论》第二‮七十‬讲——阿胶类方-炙甘草汤
    28 《伤‮杂寒‬病论》第二十八讲——阿胶类方-白头翁加甘‮阿草‬胶汤

    29 《伤寒‮病杂‬论》第二‮九十‬讲—— 吴‮萸茱‬汤
    30 《伤寒杂病论》第三十讲——当归四逆加吴‮萸茱‬生姜汤
    31 《伤寒杂病论》第三十一讲——温经汤
    32 《伤‮杂寒‬病论》第‮十三‬二讲——防‮黄己‬芪汤
    33 《伤寒杂病论》第‮十三‬三讲——防己地黄汤
    34 伤寒杂病论第三‮四十‬讲—防‮茯己‬苓汤
    35 伤寒杂‮论病‬第三十五讲—木‮己防‬汤
    36 伤‮杂寒‬病论第三‮六十‬讲—己‮苈椒‬黄丸
    37 伤寒‮病杂‬论第三十七讲—瓜蒌‮白薤‬白酒汤
    38 伤寒杂‮论病‬第三十八讲—瓜蒌薤白‮夏半‬汤
    39 伤‮杂寒‬病论第三十九讲—枳实薤白‮枝桂‬汤
    40 伤寒杂‮论病‬第四十讲—理中丸(上)
    41 伤寒杂病‮第论‬四十一讲—理中丸(下)
    42 伤寒杂病‮第论‬四十二讲——解惑‮枝桂‬人参汤
    43 伤寒杂病论第四‮三十‬讲——四逆散神‮之奇‬处
    44 伤寒杂病‮第论‬四十四讲——麻黄汤
    45 伤寒杂病论‮四第‬十五讲——从附子汤看‮方经‬临证
    46 伤寒杂病论第‮十四‬六讲——四逆汤
    47 伤寒杂‮论病‬第四十七讲——真武汤
    48 伤寒杂病论‮四第‬十八讲——肾气丸
    49 伤‮杂寒‬病论第‮十四‬九讲——甘‮附草‬子汤
    50 伤‮杂寒‬病论第五十讲——桂枝‮子附‬汤
    51 伤寒杂病论‮五第‬十一讲——乌头汤
    52 伤寒杂病论‮五第‬十二讲——桂枝去‮药芍‬加麻‮附黄‬子细辛汤
    53 伤寒杂‮论病‬第五十三讲——附‮粳子‬米汤
    54 天雄散
    55 伤寒杂病论第五‮五十‬讲——白‮附术‬子汤
    56 伤寒‮病杂‬论第五‮六十‬讲——半夏‮心泻‬汤
    57 伤寒杂病论第‮十五‬七讲——生姜泻心汤
    58 伤寒杂病论‮五第‬十八讲——当归散
    59 伤寒杂病论第‮十五‬九讲——大建‮汤中

  • 正安家庭医生学院课程

    正安家庭医生学院课程

    正安家庭医生学院课程

    《家庭医生学院》是正安文化诚意推出系统学习中医的课程。

    正安家庭医生学院,六个月、四十堂课的学习,一起掌握拥有健康的能力。

    正安文化联合创始人油麻菜老师为我们讲述他7年寻访中医时,与家庭医生学院9位老师相识接触的历程与感受,并为即将到来的六个月中医学习给出了诚恳的建议。

    课程目录:
    【艾灸(二)】.pdf大小:9.15MB
    【艾灸(三)】.pdf大小:10.75MB
    【艾灸(四)】.pdf大小:11.21MB
    【艾灸(五)】.pdf大小:10.4MB
    【艾灸(一)】.pdf大小:11.29MB
    【第八课】 马凯翰:中医基础原理(六).wmv大小:438.64MB
    【第二课】李辛:开阔心灵,认识生命.wmv大小:472.85MB
    【第二十八课上】李湘授:特种刮痧疗法(四)上.mp4大小:223.38MB
    【第二十八课下】李湘授:特种刮痧疗法(四)下.mp4大小:133.06MB
    【第二十二课】阅素灵:艾灸(三).mp4大小:126.09MB
    【第二十九课】李辛:案例分析(一).wmv大小:494.1MB
    【第二十课】阅素灵:艾灸(一).mp4大小:114.87MB
    【第二十六课上】李湘授:特种刮痧疗法(二)上.mp4大小:184.2MB
    【第二十六课下】李湘授:特种刮痧疗法(二)下.mp4大小:171.08MB
    【第二十七课】李湘授:特种刮痧疗法(三).mp4大小:314.39MB
    【第二十三课】阅素灵:艾灸(四).mp4大小:125.57MB
    【第二十四课】阅素灵:艾灸(五).mp4大小:145.63MB
    【第二十五课上】李湘授:特种刮痧疗法(一)上.mp4大小:310.1MB
    【第二十五课下】李湘授:特种刮痧疗法(一)下.mp4大小:201.65MB
    【第二十一课】阅素灵:艾灸(二).mp4大小:88.1MB
    【第九课】 马凯翰:中医基础原理(七).wmv大小:394.99MB
    【第六课】 马凯翰:中医基础原理(四).wmv大小:388.32MB
    【第七课】 马凯翰:中医基础原理(五).wmv大小:435.4MB
    【第三课】 李辛:中医基础原理(一).wmv大小:356.93MB
    【第三十八课】张智琳:家庭急症处理(一).mp4大小:143.42MB
    【第三十二课】李辛:饮食健康(二).wmv大小:486.43MB
    【第三十九课】张智琳:家庭急症处理(二).wmv大小:468.85MB
    【第三十课】李辛:案例分析(二).wmv大小:531.77MB
    【第三十六课】祁营洲:家庭常见病的自我管理(三).wmv大小:544.8MB
    【第三十七课】祁营洲:家庭常见病的自我管理(四).wmv大小:667.78MB
    【第三十三课】李辛:饮食健康(三).wmv大小:471.85MB
    【第三十四课】祁营洲:家庭常见病的自我管理(一).mp4大小:139.55MB
    【第三十五课】祁营洲:家庭常见病的自我管理(二).wmv大小:595.06MB
    【第三十一课】李辛:饮食健康(一).wmv大小:491.17MB
    【第十八课】林杰:导引按摩(二).mp4大小:441.07MB
    【第十二课】李辛:案例分析.wmv大小:510.94MB
    【第十九课】林杰:导引按摩(三).wmv大小:408.89MB
    【第十课】 李辛:望诊基础(一).wmv大小:515.06MB
    【第十六课】 路新宇:经络入门(二).wmv大小:521.84MB
    【第十七课上】林杰:导引按摩(一)上.mp4大小:208.53MB
    【第十七课下】林杰:导引按摩(一)下.mp4大小:515.82MB
    【第十三课】罗大伦:舌诊基础(一).wmv大小:589.99MB
    【第十四课】 罗大伦:舌诊基础(二).wmv大小:626.88MB
    【第十五课】 路新宇:经络入门(一).wmv大小:402.06MB
    【第十一课】 李辛:望诊基础(二).wmv大小:566.93MB
    【第四课】 李辛:中医基础原理(二).wmv大小:363.34MB
    【第四十二课】李辛:案例分析与总结.wmv大小:603.09MB
    【第四十课】林杰 李辛:林李之见.wmv大小:440.11MB
    【第四十一课】李辛:案例分析与总结.wmv大小:478.49MB
    【第五课】 李辛:中医基础原理(三).wmv大小:328.79MB
    【第一课】 梁冬:你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wmv大小:447.5MB
    【前引】油麻菜七年寻医历程分享【特别嘉宾讲座】.wmv大小:368.16MB
    毕业彩蛋.mp4大小:39.82MB
    家庭医生课程目录二.png大小:32.13KB
    家庭医生课程目录三.png大小:34.27KB
    家庭医生课程目录四.png大小:22.52KB
    家庭医生课程目录一.png大小:29.46KB
    马凯翰:案例分析与答疑互动.wmv大小:534.12MB
    正安家庭医生学院目录.docx大小:18.76KB

  • 足疗按摩:陈炳乐中医足疗教程

    足疗按摩:陈炳乐中医足疗教程

    足疗按摩:陈炳乐中医足疗教程

    中医足疗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通过按摩足部的穴位和经络,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中医足疗按摩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被誉为“天下第一按摩”。

    中医足疗按摩的原理是通过按摩足部的穴位和经络,刺激人体的神经、血管、淋巴等系统,促进血液循环、代谢、免疫等功能的调节和提高。中医足疗按摩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改善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促进身体的健康。

    中医足疗按摩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推、拿、揉、按、捏、扭、搓等。按摩的力度要适中,不能过于强烈,以免损伤皮肤和肌肉。按摩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每周进行1-2次,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中医足疗按摩的适应症很广泛,可以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关节炎、痛经、失眠、便秘等疾病。同时,中医足疗按摩也可以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延缓衰老。

    课程目录:
    足疗教程-足疗用力技巧-陈炳乐.mp4
    足疗教程-足疗棒应用的最高境界-陈炳乐.mp4
    足疗教程-足部反射区位置及手法-陈炳乐.mp4
    足疗大手法01.mp4
    足疗按摩基础技法.mp4
    足部按摩教程足疗教程视频教学.mp4
    中医足疗教程-同学们练习大手法-陈炳乐.mp4
    一个超祥细超经典的足疗教程.mp4
    杨茗茗足疗教程上_320x240.mp4
    梁冬红足疗教程.mp4

  • 中医筑基:徐文兵中医筑基班课程

    中医筑基:徐文兵中医筑基班课程

    徐文兵中医筑基班课程-厚朴中医筑基班课程-徐文兵中医基础班学习教程

    通过疫情让我们更清晰看到了,我们中医的博大精深。

    两年制的筑基课,是徐文兵老师倡导的普通人学习中医的思路方法的凝结,是他认为适合大众的中医学习入门门径。课程内容依托厚朴20年来的教学成果积累,面对普通大众这个群体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匹配。

    厚朴中医筑基课是把中医学院的基础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医古文、中医史等科目整理细分,添加了厚朴独有的形体结构和中医解剖学内容,再结合徐老师多年教学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适合初学中医者入门的两年制课程体系。这套课程同样也适合有一定基础的中医爱好者跟着厚朴重新把中医基础打扎实,使其得门而入。

    课程的规划设计者是徐老师,他一直强调传统中医学习的核心应该是学习者这个人,而不是那些知识;传统中医学习应该有路径、有次第、有方法,学习者在正确的老师引领下,学、修、习、行,重塑自我的同时,自然能收获中医知识和技能,既能养生保健,又能护卫家人健康。

    学习目标:

    从文字入手,认繁体字,写繁体字;
    吟诵内经,培养言简意赅,精准明确的习惯;
    熟悉经典古文,领略中文的美感、古人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从中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和气质;
    认识徐老师的师承源流、黄帝内经的传承和沿革;
    深入学习中医哲学,理解中医思维、中医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了解古代天文、星象、历法知识,理解天人合一的时空观;
    跟随厚朴门诊大夫学习徐老师经典著作,领悟人体生理病理;
    跟随厚朴修身课老师习练,掌握适合自己的身心修炼功法。

    扩展阅读:

    筑基课的设置的目的也就是在这里,所以今天开学典礼我给大家基本上做一个宏观上的描绘,也就是开出一课的愿景,以及大家主要学习的课程做一个简单的概括和介绍,筑基的意思是这样。任何一棵草也好,一根树也好,想地上部分长得高,长得壮,根要扎得深,但现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大学毕业了或者都懂了好多科学知识了,学点中医上啥怀着一种狂傲或者是傲慢的心态,对中医一种鄙视的心态,来学中医的话,他绝对学不好。

    为什么这么说?在探索真理,探索人体的奥秘,探索健康和疾病的过程中,人们会有很多的方法,但是中医药的方法是一种独辟蹊径的,以人为本,以天地自然为依托的一种方法,而不是老子天下第一,我掌握点什么技术,或者我发明某个药,就想把这个人的健康就是管起来,这种傲慢心态完全是中医是跟他们格格不入的,所以中医是一个遵从自然的王道,而不是霸道。

    王道这个事叫我们有一句话叫王道无进攻,它不是马上就能见效,或者是马上就要怎么说有个结果的事情,他是很尊重病人的个体,尊重自然的规律,然后顺应这种规律,然后做一些事情,让人体达到一种恢复正常,恢复自愈能力的一个医学方法。

    几千年来中国历代的祖先在这方面做的探索,最后总结出一部中医的经典,所以学习中医的话,还是要有一种谦卑的心,有一种端正的态度去学习,这样近水深流,虚怀若谷,才能得到更多的东西。

    所以我们的筑基班课程设置:首先它有我的三门课,第一门课叫师承源流,主要介绍一下我学习中医的过程,我自己的跟师学习的情况,以及从里面能看出我的学术体系和思想,大家都知道中医的尽管老祖宗只有一个,但后来发展出的门派很多,各个门派又有所发挥和不同,如果现在想兼收并蓄,师从多门的话,最后学习可能就会一事无成。

    所以既然大家认同我的一些观点,愿意系统的学中医的话,那么我就介绍我的师承的整个源流和发展,这样的话大家就可以清晰的知道老师这门学派的学术特点和思想,就是方便大家去学习和掌握。

    我也建议大家在初学的时候不要好高骛远,狗拉拔泡屎,今天听一个,明天听一个,就不断的去把自己的脑子里面加东西,这时候会无所适从,飘花眼。

    我的师承源流大概有这么三个来源:一个是我跟我妈从小学中医,而我妈的老师叫山西大同的马和舒先生,马和舒先生的老师叫张锡纯先生,是民国的名医,这是一门。

    再一个来源就是我上大学系统学习中医6年,特别是跟裴永清老师抄方,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的丰富的底蕴。

    第三个就是在美国碰到了周润丰先生,周老师治好了我的严重的心病,而且还传授我一套这种练功的方法和摸排病气的方法。

    师承源流之后就是专精,然后就有一个博大的问题。我讲了黄帝内经的前传和后传,这其实是以黄帝内经为线索,把中医学传承发展的历史,包括里面几个重要的人物给大家梳理了一遍,这相当于我们在中医学院学习第一年的伊始课前传和后传。这三门课学好了以后,基本上对中医的这种发生发展以及将来的这种传承,大家心里就有了底。

    这是我主讲的三门课,当然里面还有我妈妈也出现介绍他跟马先生学习的这么一些过程。

    筑基班同学我们加入厚朴以后,就应该按照厚朴节律去学习和休息,厚朴节律叫朝5晚9,也就是早上5点就要起床,晚上9点前要睡觉,这是顺应天地自然变化的一个最好的节奏。迎着朝阳看朝阳能够鼓舞心气,如果24小时对应24节气的话,立春应该对应是早晨3点,没必要起那么早。惊蛰对应早晨5点大家都应该起来了,所以我们的课5点就上线,但是你不一定要5点起来,但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子吃。起来以后就看到我们的课程在上班的路上,或者是在闲暇的时候就把这半小时课听完,然后下午5点我们这辅导课就上线,也可以在下班的途中把这半个小时辅导课听完,这就是我们厚朴的节奏。

    另外在早晨起来加了两个课是厚朴的特点,吟诵课和小功法课,吟诵课是我经过多年的挖掘,中医找原来我们也是用播音腔去朗诵古籍,很累很没意思。后来找到了国学传承的万希老师,按照古法吟诵吟唱,抑扬顿挫,平仄去入,这样去读。我校补四色版《黄帝内经》,大家就会尝到其中乐趣,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读,从小给他播下一个种子。

    小功法课是周润丰先生的大公子儿子周明老师传承的,在大家没办法到线下学习站桩的时候可以练一些小功法,这时候就是积少成多,然后积累能够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就是我们的小的课程。

    第一门课我们从识字开始,识字的意思就是每个人不像我这样,从小都有一个懂中医的母亲来传授,大家都是基本上是从书本上去学,学就有一个识字认字和识字的过程。如果基本功没有做好,读书的话文以载道,字里藏医。就对古人的思想难以理解或者是难以接受,而甚至更可怕是用自己现在浅薄的思维去嫉妒,去揣测,妄加揣测古人的意思,领会错了以后就会造成更大的问题。

    我经常举例,现在老说人穷,说人没钱是穷,但在古代穷是走投无路的意思,山穷水尽的意思。现在说人贫嘴,是说这个人叨叨,话太多的意思,其实他的本意是贱,贱人就多嘴。所以现在汉字经过白话文运动以后,变成现在这样子,导致现在跟古人貌合神离。

    所以有必要从基础开始,既然叫筑基的话,就从最基本的文字入手,去匡扶正义,去理解字本来的面目,本来的意思,然后再去读书,这样笨功夫要下,笨功夫不下,那就是你走在路上看的指路牌都是错的或者指路牌是对的,但你理解错了,最后就越走越偏,且开始入手时候差之毫厘,到最后就没有值千里

    再举个很简单例子,就是现在老说大补吃什么东西补什么,但在古代补和益是两个概念,补是补漏洞是止损,益是补好了以后往里加东西,但现在都把补理解成了益。第一个药就是人参,比如说人参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阴养胃,然后大家都觉得自己没有元气,吃人参往里面就加元气,然后就长生不老就就不死了。理解错了,人参是补漏洞的,当你流失气,流失精,流失血,流失液,比如说不停的出汗,不停的拉肚子甚至有点失神的时候,需要用人参去补,然后补助这漏洞以后,咱们再以五谷为养,一点一点的把精气神再加进去,是这个意思。

    但拿现在的观点去理解,古人说的话就理解歪了,就会导致整天好像炖点人参恨死不了似的,最后吃人参吃到自己闹出一身毛病的人也大有人在。古代皇亲国戚,君王贵族家里不缺人参,怎么就活不长,那之后可能理解他,是不识字造成的。

    还有经常说的健身到到里面去撸铁,说自己是健身,还有好多人就上来跑步机,最后一头在那猝死,要是上去给他做个抢救救不过来,最后说他怎么死?其实他就是死于无知,死于不识字,你在那活动胳膊腿上叫健体,真正健身是需要的,让躯干里面的东西动起来。

    所以第一门课是识字课,有王晶和张涛老师,这两位都是厚朴三期优秀毕业生去解读我写的其实是我的第一本着作叫《字里藏医》他们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临特别是临床实践和教学经验,把我写的这种比较晦涩难懂的,因为里面有训古,各种解释,本书真的我写的挺好,但不好读,有这两位老师给大家做一个详尽的解读,更接地气,这是我们说的第一门要识字课。

    当然还有认字课,其实是归在书法课里面,我教大家跟大家说一定要认得繁体字,因为繁体字简化了以后搞得面目全非,乱七八糟,最后你拿现在简体自己揣测古人的意思的话,最后就真的闹得瞒你。我上大学时候就问老师,我说太溪穴这个溪啥意思?溪三点水溪它是一条小河是吧?太溪是很大一条小河,这没法解释是吧?老师也回答不了是吧?后来自己查资料、查书、看繁体字,古代的书才知道那个戏根本不是三点水,它边上是一个谷,它右边是个谷,其实就是很大一条裂沟的意思,它描写它气象比较宽的叫谷,比较窄的比较细叫谿。

    所以这些繁体字大家不认字的话,最后用简体字那种残缺的简体字去理解古文,那就会出很大的麻烦,出了麻烦。但书法课给筑基班同学列为选修课,如果你在星期1~5的学习,还有余力还想多一门手艺,多一门见识的话,可以选周日开设的书法课是吧,但等大家是上了养生班以后,书法课我们将列为必修课。

    我们是从哪入手?从汉字的偏旁部首入手,通过用毛笔字写篆书,把因为我们现在是的汉字是基本上从秦朝统一文字以后有小篆转化来的,上述到经文和甲骨文有点困难,但是从小篆我们推测它的偏旁部首,然后做一个系统梳理,这样大家对繁体字就不陌生了。也将来都说文化不能断,代大家将来访问名胜古迹,看到匾额对联的时候,你就不会像一个傻子一样,就在那什么都不认得,说自己是中华儿女,中华文明传承者不认繁体字是很悲哀的,这叫认字识字。

    然后《字里藏医》基本上是52组汉字,其实是词,两个字的一对一对的,下一步就进入到成语,大家都知道是4字成语为什么这么重要?我专门给新周刊写了个专栏,叫成语里面的中医,我把与中医药相关的成语梳理了一下,出第一本书大概有40多个成语,第二本书也快出来了,大概总结了100个成语,成语也有我们厚朴的老师们给大家逐一做个讲解,结合临床实践成语,一般背后都有典故,都有故事,都有很深的哲理。

    比如说郑人买履,真是买履这个事到现在地现实意义特别大。现在人很多人都相信医院机器做出来的各种化验指标,理化指标、影像诊断,而不相信主观感觉,所以韩非当年说郑人傻帽,买鞋没拿尺子就不买了,他说你为什么不拿脚试一试?这人说一句您信度无自信也,就相信标准计量,标准化计量化的数据,我就不相信自己的脚。

    所以现在不相信自己的脚,不相信自己的感觉,而相信指标人太多了,包括现在吃饭不相信自己的嗅觉,不相信自己的味觉,就相信化学成分分析,里面含多少氨基酸、蛋白质、脂肪、淀粉糖,他相信这个。所以看看2000多年前韩非子写的成语是言简意赅,对我们现在的指导意义有多大。

    当然还有里面很多成语都是富有很多哲理的,中医老讲上攻治未病,预防为主,别让人得病,没人听没人说你好,等你病了,人家就咣咣咣把你治好了,你就花钱去感谢人。到底是哪个人对你的人生帮助更大,事实证明人性都是喜欢焦头烂额来帮他救火的人,而不是让他提前把烟筒改一下道,改的弯一点,把它朝前的柴火挪开一点,救火的人,所以这些成语故事是非常经典含义很深。

    从一个中医和中医教师角度上把它做了一个诠释,我出了一本书叫《明哲保身》给大家做一个解读。其实这一本书本来是想作为亲子课的,亲子夜话的睡前故事,不过大家筑基课有这么个特点,一个人听课全家受益。大家听完这个故事去反复咀嚼一下,变成自己语言讲给自己的孩子听,又讲了成语,让孩子理解了成语,又教给他了做人的道理。所以这门课也是筑基5期班同学也是幸运,我们这是前4集同学都还没碰到的课,今年我们决定加进去这是4字成语。

    下一步就讲的知书达理,首先认字识字,然后成语,下一课就是文言文课。你学西方的科学技术,你应该懂英文,能读得懂这个科技的文献,他用英语写的,但是你学中医的话,你应该读古文,认繁体字,读古文。那你读古文的原文,悟出来的东西和被别人翻译成白话文,再懂那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我们安排了厚朴5期优秀毕业生刘元老师,给大家把初中高中学过的文言文讲一遍,这4个学期都有他的课,刘元老师北大毕业就本身素质很高,而且在诗词歌赋文言都下了很大功夫,更为可贵的是他在厚朴学习的三年过程中对我的讲授的中医的思想心领神会,所以在他解读很多文言文的时候,能够把中医的理念和思想融进去,现身说法,活学活用,所以他的课很值得期待,也很受欢迎,这是知书。

    达理是开设了一门叫中医思维课,这由厚朴三期的优秀毕业生王星辰老师主讲,其实这是我给厚朴临床班讲过的中医哲学课的一个扩大版或者是简约版,不叫简约版,就是接地气版。因为我讲中医哲学还是针对厚朴临床班的学员讲,尽管我觉得已经讲得通俗易懂了,但是对一些学历比较低或者是程度不够深的人还觉得不太好懂,王星辰老师把我的课消化吸收,结合自己的临床和教学经验重新讲一遍,更受大家的欢迎,更接地气。

    中医理课其实是重塑三观,所以中医跟现代医学或者科学最大区别是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跟他们不同。

    首先大家要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另外一种对世界认知的方法,还要得出不同的结论。其实我们通过旅客把观点给传授给大家,旅客非常震撼。如果你把人当机器或者把人当猫狗动物来看,是一种所谓的科学的方法,我们是把人放在天地中间,与自然西医相通的这个角度上去看待人,看待他的生理,看待他的病理,看待他的心理。所以理课非常重要。

    另外请了齐锐老师他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人工智能的博士,但是热爱天文,热爱星空。他写本着作叫《中国星空》恢复我们中国人对心性的这种认识看法和命名,我特别钦佩他,因为我们的星空被外国传教士已经给篡改了,我们现在一说都是外国的名字,你忘了我们中国人对星星有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的命名。所以天文课非常值得期待,仰望星空的人值得钦佩。

    基于天文,还有历法课,法于阴阳,其实就是根据太阳月亮的变化去制定历法,天文和历法是中医的根本。我们讲人、法、地、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实就是根据天的变化来确定人的变化,所以我们我们的认识要比某些学科高级多了。所以天文学是一切学问的母学,所以基于天文我们才有了阴阳,才有了5行。所以五行根据10月历来的,所以这门课也是筑基课的一个重头课。

    然后我经常说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就是基于我的写的《知己》课,《知己》这本书由厚朴3期的优秀毕业生李兰希老师,他也是助理医师,给大家把我写的《知己》讲一遍。这个课其实是中医的解剖课或者是生理心理课的一个结合体。因为我们看的人是活人,是动态的人是有生命有感情有灵魂的人,我们不会拿尸体当人,所以知己课也是我们的一个重头的课。

    另外就是筑基5期以后还增加了一个心理课,其实叫《梦与健康》这是我多年前的根据我的一个讲话整理出的书,也就是说你做什么梦,基于你的身体,它是身体的生理和病理的一个反应,通过梦境我们能看出你的健康状况,通过调整你的身体,我们可以改善你的梦境。这门课是由李修齐老师厚朴4期的优秀毕业生,他也是助理医师,也是课的负责人.

    他来讲这个课还增加了一门课,讲法于阴阳根据二十四节气变化,要了解周围的物后的变化,植物动物的变化,人的变化以及常见病,还有应该吃点什么,这是我在08年09年给中央气象频道做了一年的年多的节目,叫《黄帝内经四季养生》节目,到现在还在网上能看到,每次5分钟,后来我把讲课的脚本总结出了写成一本书叫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这样的话这课就变得这种充实,而且有意义。

    筑基5期同学有很大的益处,就是总结了前4期筑基班教学的一些经验,所以给筑基5期的同学加了两门选修课,就是音乐课和书法课,把这两门课放在周六周日作为一个附加的选项,如果您这5天学习经历还有富裕的话,可以选这两门,作为选修课选一门也行,选两门也行。

    这课原来是加在筑基课主课里面,后来根据大家的具体情况,要求褒贬不一,我们就把它加入的叫选修课数来数去,大概就是这么几门课是吧?

    我们分成两年的时间学完,学完以后希望大家能够变成一个我期望中眼里有光,手上有气,胸怀温情,心生敬意,变成一个中华文明的合格的继承者和传承者。

  • 耳诊耳疗:一学就会的耳穴疗法

    耳诊耳疗:一学就会的耳穴疗法

    耳诊耳疗:一学就会的耳穴疗法

    耳穴是分布于耳廓上的穴位,是能反应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特定部位,可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特定点。

    耳穴疗法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耳郭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耳穴疗法是指在中医学理论和现代科学知识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观察和刺激耳穴达到预防、治疗疾病和辅助诊断目的的一门学科。

    耳穴是耳上分布的一些特定区域,是人体各部位在耳上的反应点,既能够反映身体的生理、病理情况,也能够接受、传导刺激以调理机体机能。耳穴疗法就是通过刺激耳上相应的反应区来防治疾病的方法。

    耳穴多数源于临床实践。当躯体内脏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相应部位出现痛敏感、皮肤电特性(电阻、电容、电位)改变、变色(充血、缺血、色素沉着)、变形(隆起、凹陷、皱褶、丘疹、水疱、脱屑、血管变化等)等反应。

    在临床上,医务人员即可刺激这些部位用于防治相应的疾病,也可根据这些部位的反应,辅助诊断某些疾病。

    这些特定的部位被总结归纳后统称为耳穴。

    因耳穴与上述反应有关,故又称为“反应点”、“压痛点”、“良导点”、“敏感点”、“反射点”等。

    耳穴为什么能治病,又能治疗哪些疾病呢?

    中医很早就认为,通过对耳朵的观察,可以推测人体内脏的健康状况。如“肾为先天之本,肾开窍于耳”。就是在说,我们通过看耳朵的外形,就能大致知道人的先天肾气到底足不足。

    耳穴的分布其实很简单,可以把耳朵看成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向上,就像一个屈膝而跪,向内弯曲,耳朵的软骨代表我们的脊柱,从上往下分别是膀胱、输尿管、肾、胰、胆、肝、脾。当我们的身体出现问题时,就会在我们的耳朵上表现出来,常见的表现包括压痛、变形、变色、起水泡、出现结节、凹陷或者脱皮的情况。

    耳压疗法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炎症性疾病如牙周炎、咽喉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等;功能紊乱性病症如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癔病等;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因其操作简便,效果明显,所以在我国民间流传较广。

    耳穴疗法作为中医最顶尖最实用的养生保健方法,不仅可以治疗疾病,更可以预防疾病。其简单易学、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显著,而且具有安全、无痛苦、无副作用等优点。世界各国都在重视和研究耳穴,疫情期间方舱医院也在应用耳穴。法国被称为“世界耳穴之乡”;美国应用耳穴戒毒,军事上也在应用耳穴;日本、韩国应用耳穴美容、减肥等。绿色疗法,一学就会,其推广普及迫在眉睫,十分必要。

    什么是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是指通过不同方法刺激耳部穴位或敏感点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黄帝内经》中《灵枢·口问》篇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1956年法国医学博士诺吉尔发表了第一篇耳针研究论文,指出:外耳并非单纯唯一弯曲软骨,它与内脏器官存在密切关系,内脏疾患时在耳廓上有相应点出现。

    课程目录:
    【1】一学就会的耳穴疗法
    《一学就会的耳穴疗法》01、耳穴疗法治疗感冒 在线观看.flv大小:32.62MB
    《一学就会的耳穴疗法》02、耳穴疗法治疗支气管炎 在线观看.flv大小:17.69MB
    《一学就会的耳穴疗法》03、耳穴疗法治疗咽部疾病 在线观看.flv大小:23.12MB
    《一学就会的耳穴疗法》04、耳穴疗法治疗眼部疾病 在线观看.flv大小:32.74MB
    《一学就会的耳穴疗法》05、耳穴疗法治疗头痛 在线观看.flv大小:20.11MB
    《一学就会的耳穴疗法》06、耳穴疗法治疗失眠 在线观看.flv大小:33.37MB
    《一学就会的耳穴疗法》07、耳穴疗法治疗高血脂 在线观看.flv大小:32.46MB
    《一学就会的耳穴疗法》08、耳穴疗法治疗糖尿病 在线观看.flv大小:31.96MB
    《一学就会的耳穴疗法》09、耳穴疗法治疗肠炎 在线观看.flv大小:32.4MB
    《一学就会的耳穴疗法》10、耳穴疗法治疗胃炎.flv大小:32.37MB
    《一学就会的耳穴疗法》11、耳穴疗法治疗急性关节扭伤.flv大小:32.41MB
    《一学就会的耳穴疗法》12、耳穴疗法治疗颈肩部疼痛.flv

    【2】耳穴操作
    《耳朵泄露的秘密》10、补钙食疗方、对耳轮诊治黄褐斑、乳腺增生、颈椎、腰椎;闪腰的诊治;关节痛的耳穴 在线观看.flv大小:49.06MB
    《耳朵泄露的秘密》11、三角窝诊治女性盆腔诸病、面诊和甲诊 在线观看.flv大小:51.98MB
    《耳朵泄露的秘密》1、耳眼位置、耳型特点、牙痛贴点 在线观看.flv大小:53.57MB
    《耳朵泄露的秘密》2、冠状沟、心区病、胃痛与心和胆囊的关系、按眼缓心慌、低血压耳型、降压点、调压法 在线观看.flv大小:50.42MB
    《耳朵泄露的秘密》3、肺型耳、贴穴得气 在线观看.flv大小:55.85MB
    《耳朵泄露的秘密》4、耳型耳质耳色的辨证、治糖尿病的三对药及养护事项 在线观看.flv大小:52.46MB
    《耳朵泄露的秘密》5、胃型耳、治胃方、贴胃穴、胃痛按摩穴 在线观看.flv大小:52.01MB
    《耳朵泄露的秘密》7、肾型耳、咬牙撒尿益肾、补肾注意事项 在线观看.flv大小:50.94MB
    《耳朵泄露的秘密》8、胆病耳诊、胆的养护和宜忌 在线观看.flv大小:50.08MB
    《耳朵泄露的秘密》9、便秘的诊治、耳鸣的诊治 在线观看.flv大小:55.77MB
    耳针 耳针.flv大小:50.21MB
    扭伤的穴位保健 在线观看.flv

    【3】耳朵泄露的秘密
    《耳朵泄露的秘密》10、补钙食疗方、对耳轮诊治黄褐斑、乳腺增生、颈椎、腰椎;闪腰的诊治;关节痛的耳穴 在线观看.flv大小:49.06MB
    《耳朵泄露的秘密》11、三角窝诊治女性盆腔诸病、面诊和甲诊 在线观看.flv大小:51.98MB
    《耳朵泄露的秘密》1、耳眼位置、耳型特点、牙痛贴点 在线观看.flv大小:53.57MB
    《耳朵泄露的秘密》2、冠状沟、心区病、胃痛与心和胆囊的关系、按眼缓心慌、低血压耳型、降压点、调压法 在线观看.flv大小:50.42MB
    《耳朵泄露的秘密》3、肺型耳、贴穴得气 在线观看.flv大小:55.85MB
    《耳朵泄露的秘密》4、耳型耳质耳色的辨证、治糖尿病的三对药及养护事项 在线观看.flv大小:52.46MB
    《耳朵泄露的秘密》5、胃型耳、治胃方、贴胃穴、胃痛按摩穴 在线观看.flv大小:52.01MB
    《耳朵泄露的秘密》7、肾型耳、咬牙撒尿益肾、补肾注意事项 在线观看.flv大小:50.94MB
    《耳朵泄露的秘密》8、胆病耳诊、胆的养护和宜忌 在线观看.flv大小:50.08MB
    《耳朵泄露的秘密》9、便秘的诊治、耳鸣的诊治 在线观看.flv大小:55.77MB
    耳针 耳针.flv大小:50.21MB
    扭伤的穴位保健 在线观看.flv大小:18.25MB

    【4】文档
    中国耳针疗法 徐以经.pdf
    中国耳穴疗法(中文版).pdf
    中国耳穴疗法.pdf
    新编耳穴望诊彩色图谱.pdf
    齐强:实用图示耳穴疗法.pdf
    管遵信耳郭视诊诊断特点.rtf
    耳针疗法病例图片.doc
    耳针疗法.rtf
    耳穴治急症经验辑要.pdf
    耳穴治百病·实用耳穴治疗学·陈抗美.pdf
    耳穴诊断治疗学(黄丽春).pdf
    耳穴压丸减肥法.doc
    耳穴望诊彩色图谱.pdf
    耳穴贴压疗法.pdf
    耳穴快速记忆法、定位法.ppt
    耳穴减肥.doc
    耳穴功能归类表.doc
    耳穴刺血疗法的临床应用.doc
    耳廓诊断的临床应用.doc
    耳背穴位疗法图解.pdf
    常用耳穴十大基本方.rtf
    百病望诊与图解·彭清华.pdf
    百病妙穴.doc
    百病耳压诊治秘诀·王其祥.pdf
    erzhen.ppt

    扩展阅读:

    (一)耳廓与经脉的关系

    从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耳与 经脉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早在 马王堆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提到了与 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 耳脉”。到了《内经》时期,不仅将“ 耳脉”发展成了 手少阳三焦经,而且对耳与 经脉、 经别、经筋的关系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在十二经脉循行中,有的经脉直接入耳中,有的分布在 耳廓周围。如 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等 经脉、经筋分别入耳中,或循耳之前、后;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阳膀胱经则分别上耳前,至耳上角; 手阳明大肠经之别络入耳合于 宗脉。六条阴经虽不直接入耳或分布于 耳廓周围,但均通过 经别与阳经相合。因此,十二经脉均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所以《灵枢·口问》说:“耳者, 宗脉之所聚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亦说:“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共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临床实践中发现,接受耳针或耳穴贴压治疗的病人,有轻微的触电或气体流动或一股发热暖流感由 耳廓沿着一定路线向身体的某一部位放射,其经过路线大部分与 经脉循行的路线相似。如对针刺经穴 循经感传显著的受试者、刺激耳穴时出现循经感传进行了观察。在104次的测试中,90次所诱发的感传的循行路线与耳穴刺激互有特异的对应关系,约占86.5%,其余14例感传系沿着同名经、表里经或其他无关经脉的路线循行。由此可见,耳与十二经脉的关系十分密切。故而刺激耳廓上的耳穴,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二)耳廓与脏腑的联系

    耳与五脏六腑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机体体表与内脏联系的重要部位。在经典著作中,有关耳与脏腑的关系论述很多。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灵枢·脉度》亦说:“肾气温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难经·四十难》也说:“肺主声,故令耳闻声。”后世医著在论述耳与脏腑的关系时更为详细,如《千金方》中说“……神者,心之脏…… 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证治准绳》也说:“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厘正按摩要术》中进一步将耳背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其云:“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以上这些论述,体现了耳与脏腑在生理方面是息息相关的。临床用电针耳穴胃区,观察对人体胃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针刺耳穴胃区对胃电的波幅和频率,其效应呈良性双向性调整作用,即针前胃电波幅和频率偏低者,针后可提高;针前偏高的针后则能降低。提示针刺耳穴胃区对 病理状态下的胃、十二指肠具有良好的改善功能,有恢复其机能正常的作用,说明针刺耳穴胃区对胃功能调整有相对的特异性,更加证实了耳穴和内脏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针刺或贴压耳穴可调节脏腑和器官功能活动,从而治疗疾病。

    (三)耳廓与神经关系

    耳廓的神经很丰富,有来自脊神经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有来自脑神经的 耳颞神经、 面神经、 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分支以及随着颈外动脉而来的交感神经。

    分布在 耳廓上的四对脑神经及两对脊神经相 中枢神经系统的均有联系,如分布在耳廓的耳额神经属三叉神经下颌支的分支,除司咀嚼运动和头面感觉外,还与 脊髓发生联系;面神经除司面部表情肌运动外,还管理一部分腺体。延髓发出的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对 呼吸中枢、心脏调节中枢、 血管运动中枢、 唾液分泌中枢(呕吐、咳嗽中枢)等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来自脊神经的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除管理躯干、四肢、骨关节 肌肉运动以外,还支配五脏六腑的运动。由脑、脊髓部发出的副交感神经和脊髓胸、腰部发出的交感神经(分布在 耳廓上的迷走神经属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在耳廓上伴动脉分布)所组成的 内脏神经,对全身的脏器几乎有双重支配作用,两者互相抵抗,而又互相协调,共同维持全身脏腑和躯干四肢的正常运动。

    从耳廓神经分布看出,耳廓与全身有密切联系。从耳廓神经分布的显微观察,更可以看出耳廓和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神经进入耳廓后,从表皮至软骨膜中会有各种神经感受器:游离丛状感觉神经末梢、毛囊神经感觉末梢及环层小体;耳肌腱上和耳肌中存在有单纯型和复杂型丛状感觉神经末梢、 高尔基型 腱器官、露菲尼样末梢及 肌梭。由于耳廓含有浅层和深层感受器,在耳穴治疗中如手法行针、耳穴按压、电脉冲、激光、磁力线等不同刺激方法出现的“ 得气”,可能是兴奋了多种感觉器尤其是痛觉感觉器,接受和传递各种感觉冲动汇集到三叉神经脊束核。然后,由该核传递冲动至脑干的网状结构,从而对各种内脏活动和各种感觉机能的调节起到重要的影响。

  • 史上最强的MRI培训视频大全

    史上最强的MRI培训视频大全

    mri中文全称磁共振成像。

    mri,是继CT检查之后的医学影像检查工具的又一重大突破。

    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磁场与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内进动的氢核(即H+)发生章动产生射频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成像的一种检查手段。

    MRI所获得的图像非常清晰精细,大大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效率,避免了剖胸或剖腹探查诊断的手术。由于MRI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X射线和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造影剂,因此对人体没有损害。MRI可对人体各部位多角度、多平面成像,其分辨力高,能更客观更具体地显示人体内的解剖组织及相邻关系,对病灶能更好地进行定位定性。对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肿瘤的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课程目录:

    9.MRI技师视频
    8.核磁讲座
    7.影像解剖图谱最新版
    6.磁共振精品文档资料
    5.临床磁共振诊断影像视频
    4.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视频+电子书
    3.MRI阅片诊断视频
    2.杨正汉核磁共振
    10.MRI医师上岗证考试库
    1.MRI视频部分教程

  • 医学研究:人体解剖学图谱2021

    医学研究:人体解剖学图谱2021

    医学研究:人体解剖学图谱2021

    人体解剖学四件套app,适用安卓,会员免费,10.29GB。医学研究,谨慎下载。

    注意:一起共4个app , ①人体解剖学图谱1.68﹔②解刨与生理学﹔③生理和病理学;④肌肉与运动机能学;其中①人体解剖学图谱,下载下来后,可以直接安装﹐使用。其他3个app【②解刨与生理学;③生理和病理学;④肌肉与运动机能学】下载下来后﹐先安装﹐切记不要打开﹐打开就会白屏﹐需要以下操作﹐才可以正常使用。

    基本操作原理:后面3个app,需要把内置文件包移动到手机上的指定位置,这样app才能精准识别,才可以正常使用。注:如果不是4个app 都需要﹐则根据自己想要,下载app 和内置文件。

    适用安卓,电脑端自己研究。

    目录:

    人体解剖学四件套app
    com.argosy.vb.anatomyandphysiology
    com.visiblebody.musclepremium
    com.visiblebody.physiologyandpathology
    付费视频
    2021人体解剖学图谱.apk
    安装说明,必看!!!! ! .docx
    肌肉和骨骼Muscle_Human_Anatomy_Kinesiolog_v7.1.17.apk
    解剖和生理学Anatomy-And-Physiology-v6.2.apk
    生理和病理学PhysiologyPathology_v1.1.06.apk

  • 中医框架:潘毅中医基础训练营

    中医框架:潘毅中医基础训练营

    中医框架:潘毅中医基础训练营

    课程由39年教学经验的博导潘毅老师授课的中医基础(训练营)官网售价999元

    对中医始终一知半解?
    碎片知识派不上用场?
    看养生帖被牵着鼻子走?
    家人买养生用品说不清对错?

    39年教学、临床经验的博导教授授课
    无需任何中医认知,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大量结合实际生活案例,举一反三,直接应用

    课程一共九个章节81节完整教程: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二章藏象学、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第四章经络、第五章体质学说、第六章病因、第七章发病、第八章病机、第九章防治原则。

    学习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让你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满意的学习成果。

    学完后您将收获:
    第一,在老师的引领下完整掌握中医框架,消灭思维盲区
    中医小白/初学者最需要的,是建立必要的中医基础,获得独立思考能力,看各类养生帖不被带偏。
    第二,了解中医的擅长领域,方便养生、就医时正确选择
    哪些问题该找西医?哪些问题该找中医?中医在哪些领域更能帮到你?也是本课程要探讨的话题之一。
    第三,熟悉守护家庭健康所必备的中医技能,吃穿住行更健康
    我们经常接触到静坐、站桩、太极、艾灸、食疗、药剂等养生方式,哪一种适合自己?掌握一项养生技能,对自己和家人善莫大焉。
    第四,了解中医诊断、治疗的真实过程,为晋级中医师做好准备课程将引导大家练习辨证论治全过程,为后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打下基础。

    适用人群:
    对中医感兴趣却不知如何入门的小白/初学者
    有中医碎片知识,但无法融会贯通、不会应用的中西医从业者
    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或所在行业与国学、咨询、心理、健康相关者
    想借鉴中医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模型的各界精英人士
    家有老幼、亚健康人士需要呵护的家庭健康守护者

    潘毅简介:

    潘毅 · 中医临床30余年,擅长活用诸家名方‮疗治‬多种慢‮疾性‬病‮疑和‬难杂症。曾任教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中医学院、‮安正‬文化,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面全‬教授过‮医中‬基‮理础‬论、中医诊断学、‮药中‬学、方剂学、周易与中医学、五运六气、‮午子‬流注、无‮导极‬引、内经知要、伤寒论、本草备要、‮方医‬集解等各领域的中医教授。

    ‮课讲‬旁征博引,擅‮以长‬道统理、法、方药,海納百川,深受喜爱。桃李天下,学生既包含硕士博士生、优秀临床主‮医任‬师,又有零基础中医爱好者。

    课程目录:

    00 开刊词:为什么学中医一定要从基础开始?.mp4
    01.学医经历:气是真实存在的吗?.jpg
    01.学医经历:气是真实存在的吗?.mp4
    02.中基内涵:人体的8个健康阶梯.jpg
    02.中基内涵:人体的8个健康阶梯.mp4
    03.简明中医史:轴心时代与中医的诞生.jpg
    03.简明中医史:轴心时代与中医的诞生.mp4
    04.简明中医史:中医的发展与中西医汇通.jpg
    04.简明中医史:中医的发展与中西医汇通.mp4
    05.中医特色:人的形与神如何相互统一?.jpg
    05.中医特色:人的形与神如何相互统一?.mp4
    06.中医特色:二十四节气你了解多少?.jpg
    06.中医特色:二十四节气你了解多少?.mp4
    07.中医特色:辨证论治是精准的个体治疗.jpg
    07.中医特色:辨证论治是精准的个体治疗(1).mp4
    08.中医特色:中西医治病的差异在哪里?.jpg
    08.中医特色:中西医治病的差异在哪里?.mp4
    09.气与原子,谁才是世界的最终物质?.jpg
    09.气与原子,谁才是世界的最终物质?.mp4
    10.道为何物?我们如何认识中医之道?.jpg
    10.道为何物?我们如何认识中医之道?.mp4
    11.一张太极图,明明白白学阴阳.jpg
    11.一张太极图,明明白白学阴阳.mp4
    12.一张直方图,阴阳虚实全明了.jpg
    12.一张直方图,阴阳虚实全明了.mp4
    13.学会阴阳,养生不再难.jpg
    13.学会阴阳,养生不再难.mp4
    14.五行的特性和代表的事物.jpg
    14.五行的特性和代表的事物.mp4
    15.五行的生克制化及生克异常.jpg
    15.五行的生克制化及生克异常.mp4
    16.附:中土五行——河图里的规律.jpg
    16.附:中土五行——河图里的规律.mp4
    17.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的运用(上).jpg
    17.五行学说在中医学里的运用(上).mp4
    18.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下).jpg
    18.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下).mp4
    19.中医脏腑≠西医脏器,司外揣内方能见高低.pdf
    19.中医脏腑≠西医脏器,司外揣内方能见高低.mp4
    20.心:心是人体的君主,决定了脏腑的安定.pdf
    20.心:心是人体的君主,决定了脏腑的安定.mp4
    21.心:心主神明,主宰了人体生命活动和思维心理.pdf
    21.心:心主神明,主宰了人体生命活动和思维心理.mp4
    22.心:心藏元神,可以调节生命活动现象.pdf
    22.心:心藏元神,可以调节生命活动现象.mp4
    23.心:心藏识神,可以改变人的心理状态.png
    23.心:心藏识神,可以改变人的心理状态.mp4
    24.心:心在志为喜,气血调和则喜乐有度.mp4
    25.心:小肠和心互为表里,是反映心脏功能的镜子.mp4
    26.肺:肺是五脏的保护伞,负责调节全身气机.mp4
    27.肺:肺主通调水道,参与人体的水液代谢.png
    27.肺:肺主通调水道,参与人体的水液代谢.mp4
    28.肺:肺主治节,掌握着身体的节奏.png
    28.肺:肺主治节,掌握着身体的节奏.mp4
    29.肺:大肠和肺互为表里,是肺的保护神.png
    29.肺:大肠和肺互为表里,是肺的保护神.mp4
    30.脾:脾主运化谷食和水液,主统血.mp4
    31.脾:脾气宜升,喜燥洁而恶湿浊..mp4
    32.脾:脾藏意,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mp4
    33.胃:胃气主通降,喜润恶燥,受纳、腐熟水谷..mp4
    34.肝:肝郁憋火,应该发泄还是忍耐?.mp4
    35.肝:肝脏是一身血液的湖泊.mp4
    36.肝:春气融融,能生万物.mp4
    37.肝:人体不自主的动作,称为肝风内动.mp4
    38.肾:肾储藏的精气起什么作用?.mp4
    39.肾:肾精如何化气?.mp4
    40.肾:尿多与尿少全看它.mp4
    41.肾:储藏着来自五脏六腑的精气.mp4
    42.肾:肾中精气上通于耳.mp4
    43.三焦是体腔中的组织间隙.mp4
    44.脏与腑的关系:心与其他脏的关系.mp4
    45.脏与腑的关系:肺、肝、脾与其他脏的关系.mp4
    46.脏与腑的关系:五脏与奇恒之腑的关系.mp4
    47.精:生命活动的本原和物质基础.mp4
    48.气:生命活动的动力和能量(上).mp4
    49.气:生命活动的动力和能量(下).mp4
    50.血和津液:滋养生命的重要物质.mp4
    51.神:生命活动的主宰.mp4
    52.经络:经络是良导体,还是能量流?真的存在吗?.mp4
    53.经络:十二经脉全身遍布,看图学习更高效.mp4
    54.经络:十二经脉循行,牢记重点穴位调健康.mp4
    55.经络:认识奇经八脉,打开延年益寿的法门.mp4
    56.经络:除了经络,你还应了解的经别、别络、经筋、皮部.mp4
    57.体质的概念与构成:为什么治疗前要先了解体质.mp4
    58.体质的形成因素与分类:不同的体质该如何判断.mp4
    59.体质的应用:不同体质的人要如何辩证论治.mp4
    60.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生病?.mp4
    61.如何认识人体的风与寒?.mp4
    62.如何认识人体的湿与燥?.mp4
    63.如何认识人体的火与热?.mp4
    64.中医是如何应对传染病的.mp4
    65.大怒、大喜、大悲都可能引发疾病.mp4
    66.饮食的偏嗜,在慢慢耗损人的脾胃.mp4
    67.病因:水湿痰饮,傻傻分不清?.mp4
    68.病因:瘀血和结石如埋在身体的雷,及时清理才好.mp4
    69.其他病因:毒邪药邪医过,这些伤害身体的因素要警惕.mp4
    70.病机:生病时,是正气虚了还是邪气盛了?.mp4
    71.病机:这么多发病因素,哪个才是“真凶”?.mp4
    72.病机:中医说的邪实指什么?实证和虚证怎分辨?.mp4
    73.病机:阴阳失调之阳偏盛阴偏盛.mp4
    74.病机:阴阳失调之阳偏衰阴偏衰.mp4
    75.病机:精气血失常之精失常.mp4
    76.病机:精气血失常之气失常.mp4
    77.病机:精气血失常之血失常.mp4
    78.病机:内生五邪和疾病传变.mp4
    79.养生和防治原则:养生和治未病.mp4
    80.养生和防治原则:标本兼治更有效.mp4
    81.养生和防治原则:阴阳调和百病消.mp4

  • 左常波针灸气化班内部资料全集

    左常波针灸气化班内部资料全集

    左常波针灸气化班内部资料全集+左常波针灸高级班笔记资料

    左常波老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创立“左常波国际针灸研究中心”,担任针灸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特聘专家、学科建设带头人,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导师,澳门针灸学会会长,2015年创建“懿德中医发展公益基金会”。

    在浸淫传统针灸、参透董氏奇穴的基础上,左老师旁鉴丹道精华,别开一线法脉,创立了一套大道至简、微妙入神的针灸体系,简称“以针演道微妙法门”。尝试探索大一统的针灸公度模式,行祛疾之术,演续命之法,合修真之道。

    气化针法的特点就是“针道至简,大化流行,无为而至”。听起来很是玄妙,但细心一想也真是依着《道德经》所主讲的精神所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妙是在玄的背后。

    扩展阅读:

    时下,左常波老师问我是否知道对他针灸思想影响最大是哪一位?余不知也。左师云,董·公是·也·,乃遥从之。而杨维杰则把他带上了这条道路。余默然许久若有所得,写下些许以供诸君参考。

    大凡中国一流的大师带徒喜欢以启发为主,喜欢让学生自己悟去。

    董公在世之时虽然名下徒弟七十余人,据说董公课徒时常以西医血管循环图指指点点,而少有大段因为所以然甚至引经据典的理论。而董公在《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序言中清楚地写道“针灸医学仍须继续研究与发展,乃不争之论”,因此董景昌先生在世行医期间对疾病治疗的穴位及治疗多有创新,许多穴位是董公后来发现并广泛应用的,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制污穴三叉一三叉二三叉三等等,这几个穴位董公在行医早年并未发现也无应用,而后来应用之后穴简而力宏,这一点杨维杰及王全民前辈多有论述,不再赘言。

    左常波老师常说自己夜晚临睡之前经常意向自己在身体全身血管里走一遍,更经常面对人体血液循环图谱深思,故而有阴络刺血之理论产生。而今阴络刺血以其效果卓著而闻名,同好之间竞相学习传授,以其为江湖必杀绝技,也有深以为不然者。其良可悲也,其技可杀人也,亦可活人也。其何也?人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知其何以生,而生之何以用也。

    吾尝问左常波老师面对一个病人时该如何处理,左老师说其实自己心中存在一个体系,一个诊断治疗的体系,在动手之前已经知道结果。其所以为憾的是不能把这个把这个临证的诊断思辨过程清晰的明白讲述出来,近来左常波老师经常对我说,自己的思路更明了了,终于可以说得更明白了。

    以前有一种认识就是董氏奇穴只是讲治疗的,而对于人体及疾病的认识则一无所讲,因此治疗上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其实董景昌先生对于人体生命有着他独有的见解,只是这种见解只是表现为他简单的指指点点,董公初通文墨,一切尽在不言中。我见左常波老师行囊中充斥着各中形形色色的书籍,其中不乏传统针灸方脉的著作更多的是西方哲学心理物理学及古代哲学方面书籍。我经常跟人讲中医经典内经是古代当时的百科全书,古代中医对人体生命的研究是建立在对整个宇宙整个世界基础上的,中医是在古代是最先进的学科,而现今中医好像要回归到典籍书本里去,这真是与古人的中医精神相违背的啊。董景昌先生在书中用当时医学界流行的解剖等词诠释自己的针灸思想,以超人的智慧理解运用西医学的知识而非抱残守缺,是因为他对于人体生命有着自己的认识啊,也正是由于对生命有着不同的解读,所以在对待生命问题才有自己独特处理方法,才有着不断进步的卓有成效的董氏奇穴。

    左常波老师提出了以针演道的概念,道这个概念在当下很容易被人用滥,被许多人拿来包装自己。前些日子一个朋友在京城一私人诊所拔罐,该诊所竟然忽悠自己的走罐是道家秘传,别人谁都不会走罐,“道"及道家被滥用到这个地步真实可悲。道是个什么东西呢?道起码不是假的,是日用而不知的,也不是一招一式的东西,它应该是一个深厚的普适性的,它应该又可以演化出许多具体的一招一式的东西来。因此我认为左老师做得更大

    部分课程目录:

    左常波针灸高级班笔记
    左常波气化班全集,內部資料,切勿公開
    左常波针法要點.doc
    左常波针法集 (1).doc
    左常波医案集.doc
    终极班課程.doc
    气机升降方排寒实录.txt
    龙虎升降詳解.doc
    冲和针法理论.txt

  • 学中药:张景明讲透中药

    学中药:张景明讲透中药

    学中药:张景明讲透中药

    张景明讲透中药全集,中药是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与临床学的基本节点,理论是基石、用药是目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中医养生。说起中医,就不得不提中药。

    课程亮点:

    1、讲透中药,以应用为重点,引证举例,以医带药。
    2、讲透配对,将中药配对和病症相结合,提高临床疗效。
    3、简方验方,学药同时兼修经方,讲透解决日常健康小问题的中药应用
    4、四句口诀,概括全面,重点突出,易记不枯燥。

    适合谁:

    想系统掌握中药学以致用的你;
    想提高临床疗效,快速掌握药对配伍经验的你;
    想用两三味中药解决日常生活中健康小问题的你;

    张景明简介: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团首批专家,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近30年,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是中医的铁杆粉丝,被学员亲切的称为“中医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