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分享网

您的学习资料库,致力于亲子教育,个人成长。

标签: 中医入门

  • 匡武 《八纲精准辨症临证医案教学》

    匡武 《八纲精准辨症临证医案教学》

    匡武 《八纲精准辨症临证医案教学》

    学医犹学弈,医案犹弈谱

    医案是医生临床经验的体现和总结,是非常珍贵的医籍,常为医学家喜读之书。读之能得到很多启发,使人有茅塞顿开、豁然贯通之感,是学习他人经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匡武医生,研读医书,执着临床,在患者和同事心中有很好的口碑,日门诊量百余人,善于八纲辨症。

    什么是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是把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经过综合分析,概括病变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部分。从而辨清病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类别的辨证方法。

    将病人整体证候表现之总和概括出来。
    从类别上分:阴证、阳证
    从病位.上分:表证、里证
    从病性上分:寒证、热证
    从邪正盛衰上分:虚证、实证
    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八纲又是其它辨证的总纲。

    匡武简介:

    师从中西医结合专家郭自强教授,名老中医王焕禄教授,国医大师刘志明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心律失常专业组委员,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2017年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全国总决赛亚军,2016年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首届东方经方论坛英才奖三等奖。匡武老师总结提炼自己门诊医案十四例,且均为临床中医大夫常见病症凝练成《八纲精准辨症临证医案教学》专题课。匡老师结合医案信息带领大家分析诊断依据、病位所在、病邪性质,理法方药,面面俱到。

    课程目录:

    01.病案1 胸痹——痰饮瘀血

    02.病案2 头痛——痰

    03.病案3 咳嗽——痰饮

    04.病案4 失眠、心悸——瘀血

    05.病案5 心悸——湿

    06.病案6 崩漏——虚

    07.病案7 发热——瘀血、湿浊

    08.病案8 喘证——痰饮、瘀血

    09.病案9 心悸——瘀血

    10.病案10 外感发热——湿

    11.病案11 眩晕——暑湿

    12.病案12 眩晕——湿

    13.病案13 汗证、褥疮——湿

    14.病案14 痛症——水饮

  • 正安家庭医生学院课程

    正安家庭医生学院课程

    正安家庭医生学院课程

    《家庭医生学院》是正安文化诚意推出系统学习中医的课程。

    正安家庭医生学院,六个月、四十堂课的学习,一起掌握拥有健康的能力。

    正安文化联合创始人油麻菜老师为我们讲述他7年寻访中医时,与家庭医生学院9位老师相识接触的历程与感受,并为即将到来的六个月中医学习给出了诚恳的建议。

    课程目录:
    【艾灸(二)】.pdf大小:9.15MB
    【艾灸(三)】.pdf大小:10.75MB
    【艾灸(四)】.pdf大小:11.21MB
    【艾灸(五)】.pdf大小:10.4MB
    【艾灸(一)】.pdf大小:11.29MB
    【第八课】 马凯翰:中医基础原理(六).wmv大小:438.64MB
    【第二课】李辛:开阔心灵,认识生命.wmv大小:472.85MB
    【第二十八课上】李湘授:特种刮痧疗法(四)上.mp4大小:223.38MB
    【第二十八课下】李湘授:特种刮痧疗法(四)下.mp4大小:133.06MB
    【第二十二课】阅素灵:艾灸(三).mp4大小:126.09MB
    【第二十九课】李辛:案例分析(一).wmv大小:494.1MB
    【第二十课】阅素灵:艾灸(一).mp4大小:114.87MB
    【第二十六课上】李湘授:特种刮痧疗法(二)上.mp4大小:184.2MB
    【第二十六课下】李湘授:特种刮痧疗法(二)下.mp4大小:171.08MB
    【第二十七课】李湘授:特种刮痧疗法(三).mp4大小:314.39MB
    【第二十三课】阅素灵:艾灸(四).mp4大小:125.57MB
    【第二十四课】阅素灵:艾灸(五).mp4大小:145.63MB
    【第二十五课上】李湘授:特种刮痧疗法(一)上.mp4大小:310.1MB
    【第二十五课下】李湘授:特种刮痧疗法(一)下.mp4大小:201.65MB
    【第二十一课】阅素灵:艾灸(二).mp4大小:88.1MB
    【第九课】 马凯翰:中医基础原理(七).wmv大小:394.99MB
    【第六课】 马凯翰:中医基础原理(四).wmv大小:388.32MB
    【第七课】 马凯翰:中医基础原理(五).wmv大小:435.4MB
    【第三课】 李辛:中医基础原理(一).wmv大小:356.93MB
    【第三十八课】张智琳:家庭急症处理(一).mp4大小:143.42MB
    【第三十二课】李辛:饮食健康(二).wmv大小:486.43MB
    【第三十九课】张智琳:家庭急症处理(二).wmv大小:468.85MB
    【第三十课】李辛:案例分析(二).wmv大小:531.77MB
    【第三十六课】祁营洲:家庭常见病的自我管理(三).wmv大小:544.8MB
    【第三十七课】祁营洲:家庭常见病的自我管理(四).wmv大小:667.78MB
    【第三十三课】李辛:饮食健康(三).wmv大小:471.85MB
    【第三十四课】祁营洲:家庭常见病的自我管理(一).mp4大小:139.55MB
    【第三十五课】祁营洲:家庭常见病的自我管理(二).wmv大小:595.06MB
    【第三十一课】李辛:饮食健康(一).wmv大小:491.17MB
    【第十八课】林杰:导引按摩(二).mp4大小:441.07MB
    【第十二课】李辛:案例分析.wmv大小:510.94MB
    【第十九课】林杰:导引按摩(三).wmv大小:408.89MB
    【第十课】 李辛:望诊基础(一).wmv大小:515.06MB
    【第十六课】 路新宇:经络入门(二).wmv大小:521.84MB
    【第十七课上】林杰:导引按摩(一)上.mp4大小:208.53MB
    【第十七课下】林杰:导引按摩(一)下.mp4大小:515.82MB
    【第十三课】罗大伦:舌诊基础(一).wmv大小:589.99MB
    【第十四课】 罗大伦:舌诊基础(二).wmv大小:626.88MB
    【第十五课】 路新宇:经络入门(一).wmv大小:402.06MB
    【第十一课】 李辛:望诊基础(二).wmv大小:566.93MB
    【第四课】 李辛:中医基础原理(二).wmv大小:363.34MB
    【第四十二课】李辛:案例分析与总结.wmv大小:603.09MB
    【第四十课】林杰 李辛:林李之见.wmv大小:440.11MB
    【第四十一课】李辛:案例分析与总结.wmv大小:478.49MB
    【第五课】 李辛:中医基础原理(三).wmv大小:328.79MB
    【第一课】 梁冬:你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wmv大小:447.5MB
    【前引】油麻菜七年寻医历程分享【特别嘉宾讲座】.wmv大小:368.16MB
    毕业彩蛋.mp4大小:39.82MB
    家庭医生课程目录二.png大小:32.13KB
    家庭医生课程目录三.png大小:34.27KB
    家庭医生课程目录四.png大小:22.52KB
    家庭医生课程目录一.png大小:29.46KB
    马凯翰:案例分析与答疑互动.wmv大小:534.12MB
    正安家庭医生学院目录.docx大小:18.76KB

  • 中医入门经典课程视频集合

    中医入门经典课程视频集合

    中医入门经典课程视频集合

    课程形式为视频加讲稿,包括以下中医名家经典课程:

    刘景源《温病学》72学时

    郝万山《伤寒论》70学时

    王雪华《金匮要略》80学时

    王洪图《黄帝内经》80学时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75课时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  75课时

    张廷模 《中药学》79课时

    邓中甲 《方剂学》82课时

    刘渡舟 《伤寒论讲座》 29讲

    郭生白全集 :《大医传承》、《说白伤寒论》、《解秘中医》、《生命本能系统论》、公益讲座等。

    倪海厦:《周易六壬》、《人纪》、《八纲辨证》、《天纪》、《科学中医与现代病治疗》《倪海厦诊疗日志》

    倪海厦讲课原版DVD:《金匮要略》、《伤寒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针灸》

    《中医内科学》:视频 南方医科大学 66课时

    《中医妇科学》 :视频超星大讲堂  22讲

    《针灸·经络腧穴学》:视频 天津中医大学  99课时

    胡希恕《金匮要略》mp3 33课时

    胡希恕 《伤寒论》  mp3 43课时

    孙中堂  《医古文》 视频  99课时

    郭沈旺 浙江中医药大学 《金匮要略》

    曲黎敏 《黄帝内经》视频  31课时

    《人体使用手册3》居家简易按摩DVD

  • 中医入门:杨永晓古典中医启蒙

    中医入门:杨永晓古典中医启蒙

    中医学习:杨永晓古典中医启蒙

    北京当归中医学堂古典中医启蒙课,授课老师是上海应象中医学堂的创办人杨永晓老师。听杨老师讲古典中医课,那感觉真是好极了,如同暑热天里喝了一杯酸梅汤那么妥帖,享受之至。

    中医的思维方式

    西方思维认为万物可以无限细分,分科而学,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就能了解世界。这就是“科学”这个词的由来。但是,我们也许对世界的了解并没有增加多少,只是陷入了庞大的信息迷宫之中。

    东方思维认为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万物属于同一个系统,强调尊重自然,尊重宇宙。

    人体是个小宇宙,外面的世界是个大宇宙。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在变化,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这个周期一分为二就叫做阴阳,一分为五就叫做五行,一分为八就叫做八卦,一分为六十四就叫做六十四卦……这都是从不同角度来解释同一件事情。

    人体这个小宇宙的运行,要配合大宇宙的节律才会健康。当小宇宙失去平衡的时候,可以借用大宇宙的功能来帮助自己。如收藏的功能不足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种子类、根茎类植物,从中获得收藏的能量。

    中医是个关系学。典型的例子是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和齐威王赛马,他们的马分成了上、中、下三等,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得多,人人都以为田忌输定了。但孙膑给他出了个高招:拿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 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结果田忌三局两胜。

    孙膑其实什么都没做,他只是改变了马之间的关系,胜负的局面就全然改变了。

    中医学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晒晒太阳、青山绿水的好环境、适当运动……这些都可以当做药物来用的。
    这就是中医的思维方式。这才是学中医的重点所在,而不是掌握几个所谓的秘方、偏方。

    学习中医从天文学开始

    当杨老师从天文学开始讲中医的时候,我和台下的同学们都感觉:哇哦,学中医好酷啊!

    古人是以“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方式来认识人类与宇宙大自然的关系的。

    仰观天象,就是观察太阳、月亮、五星、二十八星宿等等。

    这就说到历法啦。

    你知道吗?节气其实是属于太阳历的,与太阳有关,与月亮无关。古人立起日晷观日影,把一年中日影最长的那天设为夏至,日影最短的那天设为冬至。

    而阴历是以月亮为标准的立法,与太阳无关。月亮绕地球一圈为一个月。

    为什么古人又有太阳历,又有月亮历法?

    因为这是农耕社会的需要。观日影需要专门的设备,但看月亮就人人都很方便,晚上仰头一看就知道是初一还是十五。所以《射雕英雄传》里,丘处机等人相约半年后的八月十五在嘉兴烟雨楼比武,这个时间其实非常好记,数着6个月圆之夜就行了,错不了。

    但阴历虽然便于观察,却不够实用,不能够指导农耕。对农民来说,节气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清明、谷雨之间必须要播种。

    所以,以阴历为主,又加上了节气的历法,就叫做农历啦!

    它们之间的分别可以这样记:节气是用来耕田的!阴历是用来约会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嘛!

    有趣的是,24节气与星座之间还有着对应关系呢,杨老师说,对24节气熟悉的人,不用多了解星座,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

    说到俯察地理,就是对大自然的观察,包括花信,农作物,动物……

    杨老师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西红柿为什么一开始是绿的,成熟后就变成了红色?

    其实,颜色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未成熟前,绿色的西红柿藏在绿叶之中安心成长,一夜之间就成熟、变红了,也常常会在一夜之间就被小鸟吃掉。

    这其实发生了植物与动物之间的一场对话。是西红柿自己告诉小鸟:我成熟了,来吃我吧。

    为什么西红柿要邀请小鸟来吃?因为它想让小鸟把西红柿的生命带到更远的地方去繁殖。

    你瞧,水果的好吃,是有自己的私利在里面的。“水果的果实是诱骗别的生物帮它播种的甜头。植物和动物成为一个生命系统的整体。大自然这个系统比人类高明得多。万物之间都有精妙的关联。”

    中医就是研究这些关联,并且思考人类在这个关联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以及如何利用天地之间的大环境的能量来治疗人体小环境中出现的能量不平衡。

    四季养生,四气调神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构成地球上的生命循环,绝大多数生命都要随着这个节奏起舞。

    怎么样符合这个大循环?《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就是讲这个。

    春天,志向开始生长,应该以奖励、鼓励为主,激发人的生气。

    夏天,要少睡,晒太阳,多出汗。空调是人为模拟了秋天的环境,依赖空调和暖气的人,你的身体实际上缺失了冬天和夏天。

    有得了空调病的人去找杨老师,杨老师开的方子很简单:关掉空调,每天出一身臭汗,什么毛病都好了!

    夏天还要“使气勿怒”——“怒”不是发泄,怒之前有个蒙的过程,是郁、瘀的表现。夏天要使气得泄,不能郁在里面,要与外界多沟通,要多帮助人。还很适合年轻人恋爱,如《黄帝内经》说,“若有爱在外”。

    秋天,阴气加重,人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也就是鸡早上几点打鸣,我们就应该几点起床。杨老师问大家:鸡是几点打鸣?一群钢筋水泥里生活的人谁也说不上来。正确答案是:早上四点多。

    冬天,要保护那一点阳气,不要惊扰它,要“早卧晚起”。但也不能太睡懒觉,《黄帝内经》说的晚起是6点多,在现代人看来这已经算蛮早的了。冬天还要“使志若伏若匿”,志要藏在里面,适合总结、反省,不适合做大事。“农民冬天最重要的事情是做什么?就是什么都不做。”

    同样的道理,一天24小时也可以根据这样的生命节奏分成四季以及24节气。

    春分是5点到7点,秋分是17点到19点,正午12点左右当然就是夏至,午夜12点就是冬至啦。3点到9点,是一天当中的春天。9点到15点,是一天当中的夏天。15点到21点相当于秋天,21点到凌晨3点就是寒冷的冬天啦。

    人的生命也可以分为四季,0到21岁,相当于春季,21到35岁相当于夏季,35到49岁相当于秋季,49岁之后进入人生的冬季。这是按照女性的七年一个循环的节奏来说的,对男性来说,以8年一个循环,也就是0到24相当于人生的春季,24到40相当于人生的夏季,以此类推。

    杨老师说,“现在很多老年人在做中年人的事情,像中年人一样打拼,这样的状态是有问题的。进入人生的冬季之后,在工作的同时,应该关注与周遭的交流,调整自己的节奏,与周围更加和谐,与年轻人分享阅历甚至分享财富,比如说做公益。”

    阴阳五行说的是什么?

    阴阳者,“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没什么高深莫测的,就是轨道的意思。”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半的地球是阳,在春季和夏季,另一半的地球就是阴,在冬季和秋季。

    任何一个生命周期,也都有着这样不同的两部分。准确地说,阴阳是两种不同的能量状态,同时又是个连续的、互相转换的过程,阴阳是个循环。

    这并不玄,很容易理解。比如白天属阳,晚上属阴。如果晚上睡得好,阴的一面养得很好,白天也会很精神,充满活力,同样,白天活动得很充分,阳的一面充分舒展,会帮助晚上睡得很好。阴与阳互相影响,互相转换。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对我们人生的提示是:当你在黑暗中的时候,人生低谷的时候,要告诉自己,天一定会亮的。只要不放弃,你就会迎来下一个周期。同样,当你在春风得意之中的时候,也要知道,春天一定会过去,秋冬总是会来的。”

    而中医说的五行,是以木火土金水代表五种性质,不是五种物质。如木,不是指树木,是指树木所具有的生发的特性,也就是春天的特性。

    木生火,不是说木头能当柴火烧,是指生发过程之后会有煊通的过程,也就是春天之后会迎来夏天的热烈。

    火生土,是说夏天的茁壮煊通会带来秋天的繁殖、收获。

    实际上,木火土金水,就是四季的生命周期。

    相克就是矛盾的关系。夏的煊通和秋的收敛是一对矛盾,冬的闭藏和夏的煊通也是一对矛盾。

    这给我们的提示是:任何事,不能不足,也不能太过。太过就会克到下一个过程。

    在一个系统中,如何做到这种平衡,需要智慧。

    人体会生病就是平衡被打破,或者是不够,或者是过了。系统会自动开始矫正,比如发烧,鼻塞。这些症状其实是系统自我修复的过程。

    但是,有时候系统表现不出症状来,说明系统进入了较低水平的平衡,这是能量不足的表现,更糟糕。
    中医就是帮助系统恢复平衡或者跳到更高一级的平衡。看木火土金水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了,然后思考加进去什么能量来恢复平衡。

    所以中医的很多治疗手段是双向调节的,比如说,治眼睛干燥和眼睛老流泪是同一个穴位,因为治疗目标不是增加水液或者减少水液,是恢复人体的平衡状态。

    说说补肾这件事儿

    中医说,肾藏精,主收藏。

    什么是精呢?大自然中奥妙的维持生命背后的动力就叫做精。肾代表着人先天的能量,与生俱来的生命动力。

    杨老师举了个例子,一个苹果,结构完整的情况下,能在阳台上放半个月不坏,只是逐渐干萎了。但如果有碰伤,放两天就开始腐烂。苹果即使被从树上摘下来,它依然是有生命力存在的。但有外伤之后,生命的结构、动力被破坏了,就迅速腐坏了。这就叫“伤精”,“肾不收藏。”

    人的伤精,主要表现在发育迟缓,提早衰老,记忆力下降,泌尿生殖系统出现问题,以及水肿、足寒、气喘腰酸等等。
    其中足寒,是末端循环变差的表现,本质上是能量不够了。所以人体会“舍车保帅”,让能量优先供给心脏和近心端的脏腑,手脚等末端就顾不上了。所以这也是伤精的重要讯号。

    我们是如何造成伤精的?

    太多了!“凡是破坏收藏的,都是伤精的。任何让你烦躁不安的事情,都是伤精的。”

    例如,晚上9点到凌晨3点的时段是人体收藏的阶段,在该收藏的时候不收藏,熬夜是伤精最重的。

    如何补肾呢?

    第一,睡觉是大补!
    第二,吃种子类的食物。因为种子里面含有生命的信息,是最有生命力的。还有土豆、地瓜等根茎类植物,都比果实类更能补肾。
    杨老师讲着讲着提问同学们,“米饭、牛排谁更补肾?”
    米饭,of course!

    健康的吃素是吃五谷杂粮

    《黄帝内经》说,“脾主运化”,是把外界的能量带进来,通过运化变成自己的能量。

    有些人发胖不是能量足,恰恰相反,是能量不足,所以浊水排不出去,存在身体里,形成水肿。有的人能量不足的表现是很瘦,吃进的食物无法化成自己的能量,吃很多也照样瘦。

    所以,胖或者瘦的人,虽然表现相反,但原因可能是同一个:脾的能量不足。

    我们是怎么造成脾的能量不足的呢?

    杨老师总结了几点:

    一,一天三顿饭不按时吃,进入身体的能量总是不够。杨老师建议,不要等很饿了再吃饭。要饿还不饿的时候吃饭是最养脾的。(杨老师,这样的尺度好难拿捏好不好!)

    二,吃得过饱过腻过冷。尤其是进入夏季以后,冷饮冰啤酒等“伤脾大军”就纷纷出动了。

    不光冷饮,中医认为蔬菜、水果也都是寒凉之物,不宜多吃,要适当吃。拿蔬菜、水果当饭吃就大错特错了。

    怎么叫适当吃呢?这时候的地里有什么就吃什么。这也是有机农业倡导的“吃在当地,吃在当季(buy local, eat fresh) 。”反季节蔬菜、水果,价格又贵又对身体不好,咱就戒了吧。

    说到吃素这件事,为什么有的人长年吃素看起来也红光满面的,有的人吃素就吃出一脸菜色呢?

    中医认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畜为益”。健康的吃素,是五谷杂粮为主。那些一脸菜色的人,一定是只吃水果和蔬菜,基本上不吃主食的。

    人类的食品结构是素食为主、不排斥肉食的。但目前大多数人以肉食为主,甚至无肉不欢,这种饮食习惯是大肠癌患病率越来越高的根源所在。

    脾胃不好、湿气重的人往往都不爱运动。年轻人的高血压、高血脂、头晕等等毛病,其实都是生活方式病,杨老师给出的方法也很简单:基本素食,加上每天运动,基本上都能解决。

    你是气虚体质吗?

    很多病的初级阶段都是气虚。人体的气虚可以拿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来比喻,气虚相当于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公司战略也没有问题,但现金流出现了一些问题,尚不影响大局。

    年轻白领的亚健康状态基本上都跟气虚有关,去体检可能指标完全正常,但问题已经开始出现了,比如容易疲倦,反复感冒,容易过敏,皮炎,畏寒,站起易头晕……这些都跟生活方式有关系,比如上网时间过长啦,严重缺乏运动啦,思虑过度压力太大啦……

    对这类体质,杨老师的建议是,首先,一定要适量运动,不要先琢磨着吃点什么补一补,先动一动才是真。运动有几个原则:第一,每天都运动,像吃饭一样有规律。要是每周运动个一两次就没什么意义。第二,运动时间在30分钟以上。第三,根据体力量力而行。(不是根据意愿,是根据体力哦!因为气虚的人多半没什么运动的意愿。)怎么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的体力?运动后身体发热或出汗,有点累。但休息20分钟后,疲累就缓过来了,而且自我感觉比运动前的状态要更好。如果休息20分钟后还是感觉很累,甚至第二天仍然累,这运动就不适合你。

    其他建议还有:按时吃饭;十点前睡觉;少说话;多静坐,养心养气。

    中医对于气虚体质还有药物、按摩、针刺、艾灸等治疗手段,但这些手段都在做到上面几条的基础上进行才有意义。

    杨永晓简介:

    杨永晓上海应象中医门诊部,应象药局,应象中医学堂联合创始人。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专业毕业,北京大学国际MBA。多年公立医院,外企工作经验。现除临床教学外,致力于中医的市场发展,传承教育和中医文化的普及。上海应象中医学堂是上海最早的民间中医教育机构之一,应象中医门诊部是有名的纯中医高端门诊部。

  • 中医入门:天下无疾零起点学中医

    中医入门:天下无疾零起点学中医

    天下无疾零起点学中医电子书在线阅读

    今天的我们,享受着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带来的成果,却也同时承受着发展带来的弊病:无形的精神压力催人折腰,吞噬着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我们有心锻炼身体,却无力持之以恒,渴望轻松上阵,却往往疾病缠身;父母千里之外的牵挂需要安慰,多年来积劳而成的疾患更是令人焦心;子女的教育通常被认作头等大事,但更为重要的,还应该是他们的健康成人。对父母的孝道,对子女的慈爱,对伴侣的情意,对自己的关怀,都为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要学习一点医学知识。

    近两年来,中医养生书籍的海量涌现,正体现了人们对医学知识的渴望。国家一系列卫生政策的调整,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这种渴望的必然。通过一些简便易行的按摩导引、饮食配合,我们体验到了养生给身体带来的益处,但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问题:说法众多,各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该如何取舍?各种方法,或效或不效,甚至导致问题加重,其原因何在?一些养生观点与医生的嘱咐不符,甚至相互矛盾,究竟熟是熟非?

    当我们遇到困惑,无所适从时,常常正是一次提高认识、增长智慧的机遇。因困而学,因学而进。当您在医学茫茫的大海中迷惘不知方向,在人体病症纷繁的面纱前迥厄不得要领,翻开这本小小的中医入门书,或许能得到点滴的启发,收获些许的知识。

    有了这一点知识,我们就不必在晨起急迫出恭多年后,还不知这是由肾阳亏虚引起的病症;不会在体重渐增、食欲渐减时,仍强迫自己每天饮下大量白水;不致在平日即大汗淋漓的气虚状况下,为图一时之快而大嚼辣椒;不想一遇大便不通,就用大黄、番泻叶攻罚脾胃生机。怕冷未必是寒,上火未必是热;保健品保不了每个人的健康,减肥药减不掉每个人的赘肉。

    医者仁术。但以医为名,谋财者有之,坑蒙者有之,以致害命者亦有之。学一点中医,增加一点判别真假是非的能力,拿来一点有益于生命健康的知识,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必要的。

    作者简介

    天下无疾,一名热爱中医事业的老师,一位潜心针灸临床的医生,一个将传统文化根植于心的中国人。
    2008年8月开始,天下无疾在新浪博客上举办了面向中医爱好者的中医入门系列讲座,众多网友踊跃参加,学习讲稿,讨论困惑,交流心得,从中受益。短短半年的时间,使得大家对中医、对人体、对疾病有了基本的认识,掌握了中医自学的要领,为步入中医之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