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拓给成年人的死亡哲学课 比性教育还重要的成年第一课
一个人只有学会面对死亡,才算真正长大,这与社会角色无关,与年龄无关。但是,除非生活中有意外的事情发生促使我们去转变思维,更多的时候我们是被动接受这一切的。
这门课中,李拓老师在上千年发展的哲学体系中“拎”出来几个可以作为你“死亡导师”的哲学家,通过对他们生死观的了解,可以为你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有效的给你现在的生活降降温,对生命的思考回归温情,通过对死亡的探寻,建立敬畏之心,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决定。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思考生命的?
是在失眠的夜晚、受挫怀疑人生的时刻还是亲人离世的时候?
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甚至很多人在小时候就在思考“我为什么活着”“我应该怎么活着”等问题。
但很遗憾,我们没有一堂课,能够教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和死亡。就像我们从小缺乏性教育一样,更被忽视的是“死亡教育”。
一个人只有学会面对死亡,才算真正长大,这与社会角色无关,与年龄无关。但是,除非生活中有意外的事情发生促使我们去转变思维,更多的时候我们是被动接受这一切的。
因此,成长分享网想跟大家聊聊成年人长大必须面对的一件事——死亡。
01
死亡,这件每个人最终都会面对的事情,为什么我们很少主动谈起呢?
这跟我们的传统有关系。在我们的传统中,谈论“生命”一直是件隐晦的事情。当孩子问起“我从哪里来”,大人们会说“你是捡来的”;当孩子问到“爷爷怎么不在了”,我们会说“他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了”。
大人们的避而不谈,并不意味着这不重要,相反,当我们慢慢长大,开始有自我意识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去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什么时候会死掉?什么是死亡?
偶然的一次机会,在一次哲学选题会,我们在谈论哲学能给人带来什么的时候,无意间谈到,它其实是唯一可以解释“死亡”的答案。于是,我们想从哲学的角度,给你一堂死亡教育课。
02
在死亡教育中,哲学家功不可没,他们是最直白谈论死亡的那群人。
苏格拉底是把哲学拉回人间的第一人。他认为,哲学不应该只是研究宇宙、人的起源,而是应该思考人是怎么活,在这个过程中,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话题。
苏格拉底对死亡的态度是:哲学就是在练习死亡。死并不可怕,它就像一次期末考试。活得明白的人就像学霸,可以坦然面对死亡;还没活明白的人就像学渣,每次考试都哭哭啼啼。
喜欢用“知识考古学”的福柯,对死亡的认知也很有趣。他认为一个人与自己和解的方法其实就是思考自己的欲望和死亡,直到想通。
你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困死了”“饿死了”“累死了” 。我们总是习惯把一种感受形容到夸张到死的程度,是因为我们自由地预设了那个因此而死亡的自己,然后跟现在自己的情况做对比,在一种类似于劫后余生的状态下,来缓和我们现在的紧张和渴望。
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被认为没有“一定”。但其实有,那就是我们一定会死。所以既然结果都一样,那么为什么不在有限的时间里,去自由自在地活着呢?
而天生悲观的叔本华,选择了另一种面对死亡的方式——孤独和创造。叔本华认为,人的生命是被意欲控制的,意欲只能带来痛苦,所以生命就成了痛苦。
为了避免痛苦的人生,抵抗意欲,他选择将自己的意欲用来创造,通过戏剧、音乐的形式,把意欲放大到舞台上,让舞台上强大的意欲镇住内心的蠢蠢欲动。
但可惜的是,现在忙碌的我们,对这些珍贵的思考,再也没有主动“学习”过。
03
你可能对“学习死亡”有疑问,这跟学习某一项技能不一样。技能可以学会,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太深奥,不容易掌握。因此,我们找到了年轻又有趣的哲学老师,来为我们上一堂死亡教育课。
复旦大学“哲学课堂”嘉宾讲师李拓,不仅对死亡有自己深刻的思考,还有生动的表达方式。
他说,人生就像一场贪食蛇的游戏,你不断吞噬你想要的东西,直到游戏结束,你终于发现无论你通过努力获得了再高的分数,游戏依然会结束。
这就像我们每个人,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都玩贪吃蛇游戏,我们终有一天要面对自己,面对死亡。
作为少有的研究哲学的90后,李拓老师认为哲学不应该只是高高在上的知识,而应该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让更多的人喜欢它。
因此,他成了哲学的传播者,希望用有趣的方式,把哲学话题讲得更生动。
尼采说的“上帝死了”,听到这句话你可能一点感觉也没有,毕竟你没有生活在尼采的时代,但李拓的一个比喻能让你马上明白。
通过这样的比喻,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同身受。在李拓的课程中,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因此,他给自己的视频定位是“哲学从未如此可爱”。
而在这门课中,他在上千年发展的哲学体系中“拎”出来几个可以作为你“死亡导师”的哲学家,通过对他们生死观的了解,可以为你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
每个人对死亡的理解都不一样,这里不会给你提供正确答案,而是希望能陪你思考和面对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死亡。
在哲学家的带领下,我们给现在的生活降降温,让对生命的思考回归温情,通过对死亡的探寻,建立敬畏之心,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决定。
让我们一起预习死亡,复习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