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分享网

您的学习资料库,致力于亲子教育,个人成长。

亲子沟通:刘媛媛36天亲子沟通书单

亲子沟通:刘媛媛36天亲子沟通书单

6本书的思维新知,36节音频课!亲子沟通有技巧,孩子听话更乖巧!

每一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长大。

天冷了怕冻着,天热了怕闷着。

吃多了怕撑着,吃少了怕饿着。

童年时期让孩子有充足的营养,奠定了孩子强壮体质的基础。

但孩子能否“健康”长大,还需要关注心理上的健康。

而心理健康与否,往往取决于家长是如何跟孩子沟通的,因为家长的话如同种子,撒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什么种子,就会结出什么果子

亲子沟通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

媛创新推出的小书单——36天亲子沟通书单,就是为了解决家长日常中的亲子沟通问题而定制的。

新书单一共六本,每一本都是豆瓣上的高分图书:

好多人反映读书无用。

不是读书无用,无用的原因是读得不够多,不够深,扎在一个专题里读书,能让你更深刻地理解问题,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最终系统地解决问题。

这套书单集中在亲子沟通过程理解孩子情绪、提高沟通效率、注重沟通技巧等方面,以生动的案例向家长传输正确的亲子沟通方式。

在音频制作上,我们更是严格把控,对每节课的内容筛选、每个概念的解读,都有详细的要求:

  • 每节课不超过15min,讲清楚2-3个知识点;
  • 每节课,完整解决一个问题;
  • 既要精准地提取出书中精华;
  • 还要融入生活经验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帮助理解;
  • 每本书都有配套的检测题、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力求真正做到深入浅出,让书友们利用碎片化时间就能做到“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书单中的这6本书,全部买下来,大概需要300+元;全部读完,大概需要30H。
 
而选择我们这套书单,平均每天只需要15min,36天后就能听完这6本书!
 
可以在刷牙洗脸时听,在上班的公交和地铁上听,在走路时听……随时随地,想听就听,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但这6本书的精华你依然可以收入囊中。您可以充分利用书中的精华,更好地去引导小孩。
 
坚持36天,一个习惯就养成了。

扩展阅读:

有些话,中国父母天天在讲,却不知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心理伤痛。

01  你怎么这么笨

“你怎么这么笨”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不生你出来”

“你看看那XX,可比你好太多了”

类似这样的话,中国的家长没少讲。

中国的父母总会觉得,这样是在用激将法激励自己的孩子,让他自己“好好想想”。

但实际上,孩子不会领会到父母的苦心,反而会觉得自己是个“废物”/“一无是处”/“怎么做都不够好”

18年的时候,有个新闻:“常春藤女博士跳阳台自杀”。

起因很简单,就是母亲的几句话。

那位母亲是位老艺术家,对独生女儿的要求特别严苛。

虽然在外人面前很为自己的女儿感到自豪,但从来不肯当面夸她一句。

去美国探望女儿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她开始指责女儿,女儿问:“我是不是永远都没法让你满意?”

“你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吗?”

听到母亲的话,女儿转身跳下阳台。

父母对孩子的否定,会让小孩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根本没有存在的价值。

而这样的小孩,会因为缺乏自信而不敢面对人生的挑战。

即使在父母的“激将法”下,努力达到了父母的要求,她也是不开心的,得不到幸福的。

02  “你还小,你做不了”

今年疫情期间,有一名小小厨神上了热搜:

这名8岁的小孩不仅在疫情期间主动帮家里打扫卫生,在知道妈妈喜欢吃土豆丝之后,特意学了两种不同的烹饪方法。

而有的小孩,从小被父母宠大,无论是家务活还是稍微有点难度的事情,都会以“你还小,你做不了”为由,拒绝让孩子插手。

经常说这句话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小孩,非常有可能缺乏必须的社会能力

天才少年魏永康,13岁考上重点大学——湘潭大学读本科,成为当时湖南省年龄最小的大学生;17岁考上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

而这背后,是她妈妈曾学梅从他8岁起就开始了陪读生活。

曾学梅认为,孩子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

于是,曾学梅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都包下了,包括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

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

最后,在他20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

03  爸爸妈妈这么累,都是为了你,你还不…… 

“爸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

“爸妈辛苦赚钱,都是为了你,你还不好好学习”

听到这些话的小孩,会闭上自己想要沟通的嘴。

因为无论说什么,父母都会觉得是小孩太任性,不懂得体谅父母。

久而久之,父母和孩子之间渐行渐远。

微博上有个段子:

“我喜欢香蕉,可是你给了我一车苹果,然后你说你被自己感动了,问我为什么不感动。

我无言以对,然后你告诉全世界,你花光了所有的钱给我买了一车苹果,可是我却没有一点点感动,我一定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我的人品确定是有问题的,我只是喜欢香蕉而已啊!

如果父母一开始不坚持给孩子苹果,而是听到了孩子想要香蕉的想法,给予孩子香蕉,那么一切都会顺畅得多。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是理解和支持。不止知他冷暖,更懂他的悲欢。

而这份心与心的交流,从更好地进行亲子沟通开始。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