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分享网

您的学习资料库,致力于亲子教育,个人成长。

知识树课程:兰陵王吸星大法第四期

知识树课程兰陵王吸星大法第四期 知识树课程

每个人都应该学一次知识树,—因为它将改变你的人生。

这再也‭不是‬以前那个靠‭胆大‬就能赚钱的‭时代‬了,未‮是来‬认知赚钱的时代。而这‭一切‬都需要强大‮学的‬习能力。

‭这个‬时代,学习能力越‮越来‬重要,比勤奋‮重更‬要。「‭吸星‬大法」帮你构建‭可以‬终身‭学以致用‬的‮识知‬体系,掌握‭看透‬事‮本物‬质的能力,N倍提升你的‭学习‬效率。

知识树真的是一个神器,它正在改变我的人生。如果它能得到传播,让更多人知道它、运用它,这无疑是一件伟大的事。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认知模式,每个人都被自己的认知所遮蔽着。要想让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学习方法、从来没有接触过知识树的人,来重视学习方法、来学习知识树,这无疑是一件非常难的事。

因为只有真正学过知识树、运用过知识树的人,才知道它对人生的意义有多大。

讲得太精彩了,我们每个人都被自己旧有的认知所禁锢着。

我把它提炼成一个思维模型,叫做认知囚笼。只有学过知识树,才会知道知识树对人生的意义有多大;可是,学过知识树的前提是,人们需要先认知到知识树对人生的意义才会去学;而要想知道知识树对人生的意义,他必须学过后才知道……

这是一个死循环。

我也无法打破这个死循环,我只能让一部分本就对知识树感兴趣的人来学习,而这部分人注定只能是少部分人。

但是我们还是想再努力努力,所以我们给自己加了一条使命:让更多人知道知识树,学习知识树,运用知识树。(第一条使命是:为中国创造10000+各个领域的巨人。)

不知道我这样说,能不能让你意识到知识树的重要性。这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打破认知囚笼的唯一方法——用认知囚笼来打破认知囚笼,以毒攻毒。

如果你仍然对此毫无兴趣,那我只能说,可能是我们的缘分未到。

第四期课程目录:

一共九节课,分三周完成。

一、第四期的课表

Week 1
周一 意义编码
周三 思维模型
周六 结构思维

Week 2
周一 知识树原理
周三 知识树实操
周六 知识树修剪

Week 3
周一 第一原理
周三 刻意练习
周六 费曼学习

二、你将获得什么

1、一颗学习树
2、科学的知识管理操作方法
3、科学的知识体系搭建方法
4、提升记忆能力,告别学完就忘
5、学会深度思考,看穿事物本质
6、快速学习一个全新领域的方法
7、跟一群优秀的同频人共度三周

第三期吸星大法课程回顾

第一课 记忆原理

第三期我们又对课程做了全新的迭代,下线了二元学习法,增加了记忆原理。

二元学习法是我们整个学习方法的底层框架,但是因为我们打算把它输出成文章,让更多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不打算在课程里讲了,以后大家看文章就好了。

在二元学习法这个大框架之下,我们的学习分为两块,一块是静态学习,对应知识树;一块是动态学习,对应刻意练习。

但什么是知识树?知识树里都包含着怎样的学习原理?如何才能更科学的使用知识树?

这就要回到学习的底层原理,或者说记忆的底层原理——即人类从输入知识到输出知识,这个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中间发生的事情,就是我们第一节课的内容。

首先,从大的框架来说,人类整个学习的过程可以简化为:外部表征——心理表征——外部表征。“外部表征——心理表征”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谓的输入;“心理表征——外部表征”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谓的输出。

简单吧?看起来确实很简单。

但是外部表征到底是如何转化为心理表征的?心理表征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心理表征又是如何转化为外部表征的?这些问题直到今天,认知心理学家也没有完全弄懂。

但是在大体上,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可以分为三个过程:编码、巩固、检索。

编码对应输入,也就是“外部表征——心理表征”的过程;巩固对应复习,也就是“短期记忆——长期记忆”的过程;检索对应输出,也就是“心理表征——外部表征”的过程。

所以根据编码、巩固、检索,我们提出了学习的两大方向:第一,提高记忆的效率;第二,提高检索的效率。

好的编码,好的巩固,可以提高我们的记忆效率;结构思维、组块思维等可以提高我们的检索效率。

我们以此展开,讲了什么是好的编码,好的编码主要是意义编码,这是提升记忆效率的最强杀器。然后我们根据意义编码推导出了几个强大的学习方法:功利学习、费曼学习、新旧知识的联系。

接着讲了什么是科学的巩固,巩固的效率从低到高依次是:死记硬背、间隔重复、检索练习、深度思考。

接着讲了如何提升检索的效率,一个是结构思维,一个是组块思维。

最后把这些学习方法融为一炉,就形成了知识树这个强大的学习方法。

第二课 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我很早之前写过,不过那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经过这几年我已经把思维模型迭代得连它妈都不认识了。

我站在查理·芒格、李善友、成甲等诸多巨人的肩膀上,对思维模型做了重新的定义。

所谓思维模型,就是高质量的组块。不论是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还是套路,还是流程,还是经验,它们都是高质量的组块。

接着我们展开讲了什么是组块,什么是组块思维,以及组块思维的强大之处。

讲完组块我们又回到了思维模型,去探究思维模型的落地方法,如何把它融合进知识树,如何提炼思维模型等等。

最后我分享了我对思维模型的两大感悟,一个是适用边界,一个是抽象还原。

第三、四课 知识树的实操与修剪

第三课和第四课是我们整个吸星大法的核心,不论是意义编码也好、思维模型也好、结构思维也好、第一原理也好,它们最终都是为了引出知识树这个神器。

在第三课的开头,我们又回顾了所有的学习原理,并把它们串起来,融合到知识树的每一个学习步骤中。

从大的框架来说,主要的学习原理是四个:
种子——第一原理
树干——结构思维
果实——思维模型
叶子——意义编码+检索练习+间隔重复

从步骤上来说,它们具体都出现在这些时刻:
①五马分尸:便于后期深度思考、提炼模型、搭建体系。
②摘取知识点:主要是提炼思维模型,检索旧知识,新旧知识的联系。
③放进知识树:主要是检索练习,新旧知识的联系,间隔重复,结构思维。
④修剪知识树:主要是结构思维、思维模型、第一原理、意义编码。

以上既是知识树实操的大步骤,也是知识树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学习原理。

学习原理讲完了,我们开始讲知识树的实操,从如何搭建大框架,如何提炼思维模型,如何形成知识体系,如何摘取知识,如何修剪知识树这几个大的方向讲起,手把手带着大家去实操。

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实操,听懂原理≠会运用,因为这个里面很多动态学习的东西,需要行动起来才能获得微观体感。

所以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很多学员听完后非常激动,觉得自己学会了,可是一旦运用起来立马就傻了,不知道如何上手。

于是我们又临时增加了一堂加餐课,以引导的方式,带着大家重新走了一遍整个过程。效果非常好,很多似懂非懂的人瞬间打通了任督二脉。

所以,emmmm~我们决定把加餐课迭代进第四期里面,到时候见。

第五课 第一原理

如果说知识树是整个吸星大法的核心,那么第一原理就是知识树的核心。

知识树的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层层组块,不断思考事物的本质,不断学习巨人的理论,最终找到每个领域的第一原理,然后从第一原理开始演绎,推导出实操方法论,形成一个绝妙的知识体系。

第一原理其实我几年前也写过,但是经过这几年认知的加深,也把它迭代得连它妈妈都不认识了。

到底什么是第一原理?它为何被马斯克等巨人如此推崇?我们如何把它落地实操?

要明白这个,首先要明白人类的思考方式。人类的思考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归纳思维、类比思维、演绎思维。

东方人擅长使用归纳思维和类比思维,成语、谚语、俗语等就是最好的代表;西方人注重演绎思维,哲学、科学就是典型的代表。

归纳思维和类比思维曾经让我们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它们的局限也很明显,就是无法诞生科学和哲学。所以在近代,演绎思维开始胜出,现在的工业、科技、互联网,都是演绎思维的产物。

那这跟第一原理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非常大。演绎思维必须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它的起点必须绝对正确,这样推理出来的东西才能确保绝对正确。

而这个绝对正确的起点,就叫做第一原理。

这就是第一原理的意义,找到第一原理,再运用演绎思维,就可以得到绝对正确的知识。这就是所谓的一眼看穿事物本质的能力。

这就是第一原理,及其意义。明白了它的本质和意义,我们接着讲了第一原理的实操方法。

那就是把它融合进知识树,通过层层组块,自下而上,不断追问事物的本质,找到事物的本质,也就是第一原理;同时也可以直接学习巨人的第一原理,然后自上而下开始演绎。

第六课 刻意练习

相信每一个关注了“思维有了模型”的小伙伴,都听过刻意练习这几个字,但是真正懂得其本质的,懂得如何科学运用的,估计不多。

那到底什么是刻意练习呢?我们如何去刻意练习呢?

刻意练习的核心主要是两个东西,一个叫做重新布线,一个叫做心理表征。刻意练习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而创建有效心理表征的生理机制就是大脑神经元的重新布线。

那么如何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呢?

我用知识树把《刻意练习》五马分尸之后,提炼出来了四个思维模型:巨人导师、PDCA、打破舒适、长期练习。

因为你要建立有效的心理表征,那么最高效的就是像巨人学习,让巨人来做你的导师,因为巨人已经建立了有效的心理表征,能让你少走弯路。

有了巨人之后,就可以开启刻意练习之路了。

我把接下来这个步骤提炼成一个思维模型,叫做PDCA。所谓PDCA,其实是四个步骤的缩写,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计划对应刻意练习中的找目标、定计划;
执行对应刻意练习中的专注、集中、有意识的去练习;
检查对应刻意练习中的及时反馈;
处理对应刻意练习中的纠正错误,制定解决方案。

同时加上不断打破舒适区,长时间保持在学习区内练习,就能成为高手。

第七课 费曼学习

费曼学习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现在那篇文章在知乎上已经获得了1.5万点赞,如果你在知乎搜索费曼学习法,排在第一位的文章就是我写的。

但是经过这几年,emmmm,基本上也把它迭代得连它妈妈也不认识了。

第七课就是我们的全新迭代版本,主要是从学习的底层原理,记忆原理、检索原理、心理表征等角度对其进行了重新的解构,并对费曼学习的流程步骤、注意事项提出了新的要求。

简单来说,费曼学习的过程,就是心理表征——外部表征的过程,从这个底层原理出发,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由于每个人的心理表征是不同的,尤其是菜鸟,他们基本没有建立相应的心理表征,所以你在跟一个菜鸟教授某个知识的时候,你要降维,降到他能理解的程度。

这个过程是对分享者的考验,他能不能降维?他能不能给菜鸟讲清楚?他能不能带着菜鸟生成跟他一样厉害的心理表征?

这个过程中会促进分享者去深度思考,调取大量的旧知识,是一种非常好的检索练习,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精细复述,能够极大的加强记忆。

同时这个过程还会帮分享者直面盲区、查漏补缺。没有费曼学习之前,分享者以为自己是懂的,结果在分享的时候,发现自己经常卡壳,分享不出来,这就说明他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的,这些一知半解的地方就是他的盲区。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