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分享网

您的学习资料库,致力于亲子教育,个人成长。

传播学入门:董晨宇的传播学课

传播学入门:董晨宇的传播学课 音频+pdf

互联网世界生存指南

一套科班的传播学知识。通过经典或前沿的传播学理论,带你一览传播学的美妙,收获传播学研究的思维模型。

传播学就是一门研究连接规律的学问。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人如何连接的学问。而这个时代,我们彼此的连接主要是通过媒介完成的,尤其是你最熟悉的互联网。

课程亮点:

1.老师牛。课程主理人董晨宇老师是中国人民大学明星老师,几乎每个学期都获得“课程教学优秀奖”。董老师理论功底深厚,著作颇丰,包括合著《英国新闻传播史》,译著《舆论的结晶》《宣传》《交往在云端》《脸书故事》等。

2.讲法新。这门课不同于以往的传播学课程,大胆舍弃了报纸和电视时代的陈旧理论,着重把握学科中的经典思想,把日常生活中和我们息息相关的议题纳入课程,接地气,有干货,重启发。

3.够前沿。课程内容来自国内外一线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的前沿研究成果,累计参考文献超过一百万字,汇集了近三年传播学界前沿的知识和理论,让你对传播学的认知,和当下的学术共同体保持同步。

谁适合学这门课:

1.传播学、新闻学的初学者、爱好者,想要系统学习传播学知识、理论的同学。

2.市场、营销、销售、媒体的从业者,人们究竟会被什么样的创意说服?网络时代的传播有什么新动向?想策划一场活动、推广一个产品、拿下一个客户,却拿不出好方案?这门课为你量身定制。

3.平时经常跟文字、内容打交道的人,包括图书编辑、公众号编辑,以及短视频博主,每天都要为做什么选题、找哪些素材发愁。这门课给你灵感。

4.互联网时代的每一个人,平时发条朋友圈都要想半天措辞,给娃集赞拉个票不知道怎么发言更得体,以及不想掉进网络谣言的坑里,这门课里的招都能用上。

你能收获什么:

1.一套科班的传播学知识。通过经典或前沿的传播学理论,带你一览传播学的美妙,收获传播学研究的思维模型。

2.一组数字时代的信息传播规律。为品牌、传播、营销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下一个数字技术风口做好准备。

3. 一套面向新媒体的思维工具,包括自我认知模型、人际交换法则、说服模型等,帮助你提高信息分辨能力,提高自己在社交媒体中的影响力,让你的好内容更有效地传播。

4. 一种看待世界与人关系的全新专业视角。有专业知识加持,面对复杂现象从此快人一步,在信息的漩涡中保持清醒。

董晨宇简介:

董晨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博士,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交媒体、平台社会。在SSCI/CSSCI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数十篇。译有《舆论的结晶》《剑桥美国史》《交往在云端》《脸书故事》等。

扩展阅读:

媒介影响内容的创作。

一说到传播,很多人总觉得,是传播的内容在影响我们,传播媒介只是个通道而已。我们平时看微博、刷抖音都是如此。比如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我们不太在意他是在推特、脸书还是在电视上说话,而只会关心他到底讲了什么。

这么说当然没错,但它没有注意到的是,在内容背后,媒介也对我们影响巨大。举个例子,如果有人把郭德纲的相声剪成一段10秒钟的短视频,上传到抖音,还会不会跟在剧场里一样受欢迎呢?我猜可能不会。如果短视频里三秒都看不到包袱,人们就等不及了。

内容还是同样的内容,但因为媒介变了,人们对于内容的评价就完全变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就在于,媒介不只是个通道,也不只是个工具,而是一种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力量。

媒介到底怎么影响了我们,面对媒介的影响,我们又该怎么办。

媒介影响内容的创作。

想要知道怎么应对,我们首先得弄明白,媒介到底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我们。

首先,媒介最重要的一条影响就是,媒介影响了内容的创作。

很多人认为,内容创作是自己的事儿,想写啥就写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但我要告诉你,在创作时,选择内容的不是你,而是媒介。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现在要写一条新闻简讯,那开头其实就非常固定,必须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过程。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个规定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它来自于早期的电报机。我们看过老电影的都知道,电报机是按字数计费的,这就要求使用者惜字如金,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最准确、最完备的信息。后来,新闻简讯的六要素规定就是这么来的。可以说,电报机这种媒介影响了新闻简讯的写作规范。

再举个例子,报纸杂志时代有很多好内容,如果我们现在把这些好内容原封不动地搬运公众号上,就一定会有人看吗?不仅不一定,甚至可以说,大概率没人看。你可以回想一下热门公众号文章,它们呈现的内容和文字排版等等,是不是都和报纸完全不同?

其实,不只是公众号,其他互联网媒体上的内容、主题和样式,也都与传统媒介很不一样。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呢?

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卡尔对此做了分析,在他看来,互联网通过三个关键技术对内容进行了筛选:

首先是超链接,它鼓励我们在各种不同的文本之间跳来跳去,而不是持续专注于一段内容。

其次是搜索功能,它让我们只用关注碎片信息,而不再需要系统性地理解某一个领域的问题。

最后是多媒体,相比较文字而言,我们的大脑更容易被声音、图像和视频吸引。

时间长了,我们的大脑就习惯了不断切换关注点。这时候,再让我们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到一件事情上,就非常困难了。换句话说,互联网筛选出的内容都有这样的特点,主题不一定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不是长篇幅的,而是短篇幅、碎片化的;形式不是只有文字的,而是多媒体的。

这样的内容看得多了,我们自己创作内容时,当然就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影响。比如,我们现在特别“热爱分段”,写上三五句话,就要分段。尤其是在网上,有时候写一句话都要分段。每隔几段,还要配一张图片,加一个动图,配一个短视频。长此以往,互联网媒介对内容的影响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针对媒介对于内容的影响,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看到了更本质的真相,他有一句非常著名的洞察——“媒介即信息”。意思是说,媒介不仅传递信息,它本身就是信息的一部分。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几乎所有的媒介都参与到了内容制作的过程,并体现在我们输出的内容上。

媒介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

这是不是过分夸大了媒介的作用,而完全否认了内容的作用呢?

并非如此。在我看来,内容对人的影响其实是短期的,只要时间足够长,再火热的内容也会被人遗忘;但媒介作为内容的载体,对人的影响却是长期的。相对于内容,媒介还可以塑造我们的思维模式、影响我们的感官。

评论

发表回复